第五章用猾心态扩大你的人际圈(15)
当事后证明朋友当初的观点是错的,而你正因为听了朋友的话造成了损失,发生这样的事,也不能认为朋友当初的建议和看法是不怀好意。这只能说明你对问题的判断欠思考,或者事情发生了变化,而怨不得朋友。不是朋友不尊重你,你如果埋怨朋友,反而是你不尊重朋友了。
对朋友的不同意见,要有度量接受,允许人家说话,哪怕是过头的话。有不同意见是好事,就是谁出言不逊甚至恶语相向也无所谓,不就是几句话嘛!他说说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一句半句过头话,又有什么关系?你不接受,但也不要去辩解,更不要反唇相讥,因为朋友相处是自由的又是平等的。既然相处一起,应该不分学问高低、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彼此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论自己有多高的水平多大的本事都要注意对朋友人格的尊重、礼貌和谦虚。所以,当别人讲理不讲礼时,你以礼待之;别人讲礼不讲理时,你以理待之;别人不讲理也不讲礼,你回避一下就是了。
人与人相处,真的需要自我约束,谁也没有理由和必要去让别人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或要求做。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伟人或凡人是按着另一个伟人或凡人的教诲而成为一个伟人或凡人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的价值常常高于赞同的意见,因为尽管不一定正确,可有时会使人茅塞顿开,获得一种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观察事物的新视角。而且,反对意见、不同看法也许还会提供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社交是一种艺术,它主要体现在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那么,如何与不喜欢的人交往呢?首先,要对其进行品质的鉴定,看看他身上你所不喜欢的东西是不是本质问题,然后臆其要害,择善而从;其次,是要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有意忽略那些没必要的“枝节”问题;再次,就是要能够学会影响朋友。如果你的人格高尚,你就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他,这能够让一个人改变庸俗、惰性。另外,你还要懂得接受朋友的影响,倘若你发现你的“不喜欢”是因为自己的个性使然,你就应该放弃自己的个性,然后去适应朋友的个性。
习惯于“慷自己之慨”
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值得我们欣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