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进伟 练好“易文经”,一招定乾坤(5)
另外,除了“做题阅读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必不可少的阅读法。严格说来,不叫阅读,而叫背诵。大家都知道郭沫若能背《红楼梦》(真是怪物啊……)。我知道一些文史方面比较突出的人,其记忆力往往也是很好的。换句话说,他把很多东西储存进了脑子里,所以可以随时提取。
语言这种东西,其实特别强调记忆。不妨给大家讲一个学英语的小例子,一个北大的学生学英语,上中学背完了《新概念》一二册,上大学背完了《新概念》三四册,最后,他考了托福,去了美国。美国的教授看到他的文章,表示难以置信,因为写得太好了,简直比教授写得还好。这个中国学生想证明文章就是他写的,于是,他告诉这个教授自己能把《新概念》所有课文背下来。教授就让他背,他背了几篇之后,教授哭了,搞笑吧?而且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他说:“我是一个美国人,可是我连一篇文章也背不下来,你真行!”
这个例子说明,想学好语文,写好文章,不背不行。大家不妨想一下,前边讲的“做题阅读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其实它解决的是个宏观架构的问题,选内容、定主题、排结构。但是,这只是个建筑蓝图而已,真正的盖房子是要一砖一瓦地盖,这些砖瓦就相当于文章里的词句,而获得词句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显然,是背文章,学别人的好词句,记住,会用,用几次之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了。
做题阅读法和不懈地背诵,就是“处理环节”的两大方法,也是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核心训练和前提准备。
第二卷修炼讲完了,也许你会觉得无非是内容、结构、中心那些东两呀,没错,但是请你注意,别人领着你分析,和你自己读,自己消化,自己领悟,自己掌握,那是有着性质上的区别的。他们的区别在于——看题还是做题。
第三卷 输出环节
核心讲完了,可以大舒一口气了。
也许你觉得,我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含有理工和武侠的味道。呵呵,这两样东西已经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想除也除不掉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