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袁长锐 作文灵感(4)(2/2)
    c、引经据典

    “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考作文中如何向老师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见多识广后必能引经据典,多多引用名人名句和经典事例能展现一个人的作文功底与见识,显示自己肚里的“墨水”,而且往往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在议论文体中更省力而更能有力论证观点,应该多用。高考优秀作文特别是议论等文体,几乎每篇都有援引,很多直接用在题目或开头结尾等重要环节,可见其重要性。如《公则生明》一文中开篇就引用朱镕基总理的人生信条,鲜明贴切地提出全文观点;《不可靠,不可不靠》一文中引用了笛卡儿、帕斯卡尔、雨果的名言,最后再次用笛卡儿的话结尾,评语明确指出,该文引用的名言“显示了作者相当的知识面,更为论证增添了理性的光辉”;《学会历史般地旁观》中作者先后用“霸王虞姬”、“汉家小儿”、“张骞”、“卫青”、“炀帝”、“唐太宗”等众多历史人物典故,使得文章富有文学底蕴,一看而知作者功力深厚。

    引用名句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平时的素材积累。推荐的方法是将一些好的名句都分类记录下来,平时多背背,至少写作文前要看一看,还是很有效果的。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对偶、借代、顶针、重叠、夸张、反复、反问、设问等诸多修辞手法,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想说的一点是不要只用单一的手法,成功的运用往往是同时结合多种,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表现力。如荀况的《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兼用排比对偶;《春》中“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兼用排比、比喻来从多个角度刻画春雨的细密。运用修辞应依据所表达的内容需要决定,想着哪种好就是哪种,运用自如才是极致。综合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是进一步提高运用能力的关键。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