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生活的100大奇趣发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日常用品类(1)
    第八章 日常用品类(1)

    秤

    balance

    发明史话

    人类对于称量工具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一种悬挂式双盘秤来称麦子,这种双盘秤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秤。

    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称重器具—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另外,还出现了杆秤,据说杆秤的发明者是越国名臣范蠡,他退隐江湖后走上了商业道路。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的时候,都是目测进行估计,然后互相商榷,这种方法很难做到公平交易,这使他产生了发明计量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个汲水的农夫在井边竖了一个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做成秤杆,秤杆的一头拴上吊盘,另一头系一鹅卵石当做砣;鹅卵石移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记号。但是如何作记号始终困扰着他。有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满天星辰,便突发奇想,于是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这就是杆秤。这时候各地区的秤都不统一,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欧洲地区的秤是在公元前1年由游牧部落传入的,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罗马秤两臂不等,称物端的秤臂较短,且长度固定不变。在称量重物时,移动秤杆另一端的秤锤(这样就改变了该端秤臂的长度),直到秤杆达到水平状态时为止。使用这种秤可以称量比秤锤重得多的物体。

    1670年,法国著名机械设计师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发明了一种案秤。这是一种等臂双盘案秤(又名磅秤)。秤盘装在秤梁两端,下面装有刚性导杆,可在称座上相应的导孔内上下移动。这样,当秤梁绕轴摆动时,在导杆作用下,秤盘可做上下移动,但其水平状态保持不变。直到现在,洛百瓦尔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商业秤。

    19世纪后半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电子秤。它充分利用电子应变原理和单片机智能技术,使称重的数据直观精确,操作简单便利,数据记录准确。

    时至今日,秤依然是商品交易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已经成了公平、公正的代表,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镜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