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牛顿爵士和苹果(1)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懂得如此多的自然规律,透彻地了解万物的逻辑推理,同时代的人无人能及。他的成就来源于细致的观察和艰苦的研究。他总在一刻不停地思考问题。
尽管他是那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的人,但他仍然感到所知甚少。他学得越多,就越清楚地知道学海无涯。
当他年老之后,有一天他说:“我好像只是海滩上一个玩耍的小孩,因拾到了几枚光滑的鹅卵石或漂亮的贝壳而兴奋不已,但是真理的大海永远横在我前面,我仍然不了解,也探索不完。”
只有浅薄、无知的人才会认为自己很聪明。
秋日的一天,艾萨克爵士正坐在苹果树下的草地上沉思冥想。突然,一个成熟的苹果落下来,掉在他的旁边。
“为什么苹果会落地呢?”他自言自语。
“它落下来,因为它的蒂不能再支撑它在树枝上。”这是他的第一个想法。
但是艾萨克爵士并不就此满足。“为什么它会落在地面?为什么它不朝其它方向落下去?”他问。
“一切重物都落向地面,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重量。那不是最好的理由。那为什么任何东西都有重量呢?为什么一件东西比另一件东西重呢?”
当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他无法停止,除非把道理搞明白为止。
无数人都曾见过苹果落地,但是只有艾萨克?牛顿爵士才问苹果为什么落地。他是这样解释的——
“每一个物体都对其他的物体有一种吸引力。
“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它对另一物体的吸引力就越大。
“物体间距离越近,它对另一物体的吸引力就越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