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习力:让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3)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可能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乐趣,而忘记父亲给我安排的时间。
“卡尔,你应该出去玩一下啦,时间到了。”父亲见时间过了好久我都没有出来,就催我。
我说:“爸,我还没有做出来呢?”
“休息一会再做更容易做得好,先放下吧。”父亲说。
“我想做完再休息,这题比较难。”
“我相信你能做得出来,但要等你做出来后,可能已经累了,这样你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的,还是休息一会吧。”
“我正在兴头上,我一点也不累。”我说。
父亲说:“我看得出来,但如果现在你不休息一会儿的话,不到外面走一走,你的兴致很快就会没有了。”
听了父亲的话,我就跟父亲一起到外面散步了。父亲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孩子,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明白,再大的兴趣,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培养早晚都会消失的。”
现在我的一些颇有成就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父母,他们为了让孩子能成才,都严格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其实,有许多孩子他们本来是很有前途的。就是因为在过分严格的要求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变得碌碌无为。
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他在教育我时,总是巧妙地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我才能获得今天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
心理学家认为,一项活动是否容易令人疲劳,既跟活动量有关,也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减少不了孩子学习的量,但却可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借此从心理上减轻疲劳感。乐学的意义就在于树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改善心理感受,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善于从听课、作业、钻研、思考等学习过程中体会乐趣。间接兴趣是建立在对学习结果和意义的认识基础上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善于从学习的良好结果中体会成就感和自豪感。
还有就是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学到很晚,可是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阅读技能、听课方法、记忆术、思维方法、预习和复习方法、积累、总结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合于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方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不盲从老师。老师的教学一般是针对全班而言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就会学得轻松自如。例如,在名目繁多的补课中只听自己需要的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学习的计划性,把一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学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休息和娱乐,做到有张有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