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中的objet一词相当于英语的object,意为事物、物品、物体、客体,作为美术用语,则指自然物、工业产品、日用品及废品等。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达达运动、超现实主义运动,通过其艺术实践赋予此单词以重要意义,许多达达、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家在现实中偶然发现的各种物品也可成为艺术作品。如马塞尔?杜尚就把从商店里买来的便器作为现成的展品直接搬入美术展览会出展。强烈否定既成价值观的达达运动出于反艺术的立场,将本来为人们不屑一顾,无缘登入艺术大雅之堂的现成日用品或机械部件等作为作品或作品的一部分加以使用,而超现实主义运动则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物”看成是一种唤起无意识的现实的契机,艺术家通过发掘潜藏于“实物”中的非理性之美给出一种全新的形象惊异,达至一种艺术冲击。
《纽约》这件“实物”作品正是曼雷运用自己奇妙的想象力,将台虎钳与木片这两个互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给出一个令人惊叹的都市意象的成功案例。在他制作这件作品的当时,正值美国处于摩天楼建设的热潮中,这件作品中体现的直指云天、不断向上递进的摩天楼形象充分表现了20世纪初期的现代都市向高空扩展的勃勃野心。更奇妙的是,20年后,他的另一幅照片中出现的摩天楼的形象,竟然在外形上与这件“实物”作品极其相似,有一种惊人的不谋而合之处。他的“实物”作品居然先于现实成为都市形象的预言。同时,从他的这一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其实很早就已经对表现都市显示出了巨大的关心。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教父”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在其《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中说:“惊异常常是美的。值得惊异的事物都是美的。除了值得惊异的事物外,美是没有的。”他以创造、发现“惊异之美”为超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要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大胆解放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种新的美。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制造各种“实物”作品给出“惊异之美”固然是曼雷的一个重要创作内容。但是,对来自现实生活的物品略施小技,使之成为一种别具意义的艺术作品的办法并不是创作“实物”作品的唯一方法。从森罗万象的现实发现存在于现实中、具有特殊的美感与诗意的“实物”作品也是一种创作“实物”作品的方法。当曼雷于1921年到达巴黎参加了达达运动,并继而投入到超现实主义运动后,他便以摄影这一方式来探索“惊异之美”,尝试直接从巴黎这个藏“奇”纳“异”的都市现实取材,发现而不是创造“实物”作品,通过从都市中找出具有特殊意义与美感的“实物”并将其定影的办法来提示都市的不为人知的“惊异之美”。这时,照相机就成为将都市中深藏不露的“惊异之美”从纷杂的都市现象中剔出并加以记录的利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