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聪明病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医德的晚市青菜价:不伤害
    2医德的晚市青菜价:不伤害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百姓甚至医者本人都对“从医者”寄予了高尚的道德要求。或许,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论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如果我们用这神圣的光环将中国的医师照过去,我们能发现有几个是问心无愧的呢?

    我们应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到现在的“医生”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群道德宗师的人生体验。尽管这种职业有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行业道德规范,但也不能否认作为一种职业,它需要有行业回报,没有行业回报的职业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发展壮大的!——没有医生的合理回报,就远不可能有现在医学的今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