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浮世绘发展到后期又产生了红绘、漆绘,由原来的丹绘发展为更先进的手工着色方法,再发展为初级彩印——红印阶段,在表现方法上还受京都浮世绘的影响,整体上纤细化,抒情化。红绘,是用红颜料代替丹,再加上其他四五色细心分色描绘的方法。漆绘,是在红绘中的头发和衣带的着墨部分掺胶而发出漆一样的光泽,再撒金粉而增添光彩。
对时代的影响
19世纪中期开始,浮世绘的风格开始影响当时的印象派画家,凡高是著名画家中受浮世绘影响最深的人。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也多有启迪。它不仅推动着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而且在西方向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古典主义
怀旧与模仿的艺术
古典主义是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与模仿。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有普桑、洛兰等。从广义上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这种怀旧风格的回归,也应归于古典主义,或称为新古典主义。这时的主要代表画家有达维特、布格罗、安格尔等。
产生背景
17世纪的法国,处于君主的全盛时期,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这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掌权的时代,法国的商业资本高度发达,货币成了国民的主要财富。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王,为了推行重商政策,发展国外贸易,必须从教皇和旧贵族手中夺取政权,集中控制,压制地方贵族的分裂活动,抠税源,鼓励海外殖民扩张,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的由来。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由于力量不够壮大,没有发展到足以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地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不甘心于政治上的附庸地位,在思想上要求革命,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因此,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暂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斗争的局面。这时候,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主张抛弃传统偏见,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在这种形势下,古典主义艺术也开始作为古典主义的一部分蠢蠢欲动了。
形成过程
古典主义最早产生于17世纪30年代,盛行于六七十年代,前后流行了200年。在古典主义兴起的过程中,法国是其主要的基地。
17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正处于自己的艺术顶峰时期,他创作了其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花神的凯旋》和《阿卡迪亚的牧人们》。在这两幅作品的创作中,他为古典的理性所支配,将古典的形式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他常常在创作过程中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从而不使人物为感情而动,并尽量追求画面统一、和谐、庄重、典雅和完美。
普桑的这些作品掀起了人们竞相模仿的潮流,开始形成了古典主义的艺术流派。普桑也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