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栅茶区位于指南宫南面起伏山岗,风景秀丽,道路四通八达。台北市政府及市农会辟建此地为观光茶园,并辟有展示中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最佳休闲去处,更使木栅铁观音茶声名远播。这里的茶厂均为重新整建的家庭式工厂,在采茶的时候上山,不仅能欣赏美丽的茶园风光,更能看到茶园采茶、制茶的过程,而在一连串的制茶过程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木栅铁观音茶的制作。它是在茶叶未足干时,用方形布块包裹,然后用手在布包外转动揉捻,再放入焙笼用文火慢慢烘焙,直至外形圆曲紧结,焙至足干后,就是名闻遐尔的木栅铁观音了。
木栅铁观音的制作在揉捻、烘焙方面与众不同,采取三揉三焙,实行文火长焙。其制茶程序为:茶箐、日光萎凋、室内静置、摇青、发酵、炒青、初揉、解块、初焙、包揉、解块、再焙、再包揉、解块、烘焙至足干。
冲泡铁观音茶,选壶很重要。选壶时要注意,宜宽不宜窄,圆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烧结温度高,同时吸水性强的泥料为佳,朱泥与紫砂都比较好。这类壶保温性好,壶中茶汤不易降温,所以出水要适中,不宜久浸。因为朱泥传导性强,更应掌握倒茶汤的时机。要注意的是,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务必将残留壶底的茶汤倒尽,才可免去铁观音茶碱的释出,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
有茶农说,用公道杯,三克浸三分钟的泡法,最能泡出真实味道。事实上,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台湾木栅铁观音茶的卷曲状,加上慢火焙出来的特质,如果没有优良适度的泡茶空间,反而会“压死”汤味,让好茶失去特质,甚至白白浪费了铁观音的“官韵”。
冲泡木栅铁观音茶很是讲究,要用滚水100℃泡茶最好。另外必须同时掌握适量茶叶,一般应低于乌龙茶用量,并减低浸泡时间,加快倒出茶汤的时间!
成品木栅铁观音茶的外观卷曲,呈球形,颜色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金黄,清澈明亮,滋味甘滑,香气浓郁,带有。木栅铁观音茶树发芽力强,芽叶肥壮,使得铁观音香气馥郁芬芳,高锐持久。“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是当地人对铁观音茶香的形象表述。
陆廷灿与《续茶经》
陆廷灿,字扶照,一字幔亭,1717年至1720年他出任崇安知县,县内有武夷山茶区。据他自己说:“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问诸书,于武夷之处,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陆廷灿所著《续茶经》有七万字,依照陆羽《茶经》分为十目,分别是: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自唐至清,诚如陆廷灿所言,茶的产地和采制烹饮方法及其用具,已经和陆羽《茶经》所说的大不相同。因此时隔一千多年,陆廷灿广引博征撰写《续茶经》,意义非常。《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外,书中还辑录了一些已经亡佚的古代茶事资料。该书众采博引,内容丰富,是一部研究中国茶业的珍贵文献。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