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 第二章(1)
贵州红碎茶
香气鲜高带花香
贵州红碎茶,简称“黔红”。产于(晴隆县)花贡、(罗甸县)上隆、(贵阳市)羊艾、(长顺县)广顺、(湄潭县)湄潭、(黎平县)桂花台等地茶场。
贵州的产茶历史悠久,在陆羽的《茶经》里已作了明确的记述。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坡,地形差异悬殊,地貌变化复杂。全省茶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多云多雾,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多散射光。年均气温在15℃以上,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山地土壤疏松肥沃,多为酸性和微酸性,具备了茶树生长的良好条件,这里出产的茶叶芽叶肥壮,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尤其丰富,为创制优质名茶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
贵州红碎茶的花色类型多,约占全国统一标准中的3/4,这在全国是惟一的。花贡茶场的红碎茶5号,自1987年以来一直保持省优;羊艾茶场的碎红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3年至1991年连续三次获省、部双优,1988年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广顺茶厂的红碎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7年至1991年连续两次获省、部双优;湄潭茶场的红碎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3年至1991年连续两次获省、部双优。湄潭茶场由于在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良种改植和工艺改进,红碎茶品质明显提高。
贵州红碎茶颗粒紧结匀整,色泽乌黑油润,净度好,香气鲜高带花香,滋味鲜浓,汤色红亮,叶底嫩匀,尤以“羊艾风格”享誉国内外,深受广东口岸的欢迎,曾原箱出口英国、美国、荷兰、德国等十多个国家,深受赞誉。荷兰客户在来信中说:“我们审评过这些茶样,认为品质优异,茶汤品质胜过我们在漫长的茶叶贸易经验中,所审评过的中国茶叶……其鲜爽和香味可与优质的锡兰茶比美。”
红碎茶多用调配饮法用,冲泡时选用有滤胆的紫砂茶具、白瓷茶具、白底红花瓷茶具或咖啡茶具。茶与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水温在90℃~95℃。冲泡前将茶叶放入有滤胆的滤壶中,用巡回手法加水冲泡,每次静置2分~3分钟,右手提起滤壶,左手持手巾托壶底,双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数次,使茶叶中的内含物加速溶解于开水中,然后将茶水倒入壶中,使巡回冲泡的茶汤混合后整体浓度均匀一致。接着将准备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一般至茶杯容量的七八成即可,再将糖或奶、柠檬汁、蜂蜜、香槟酒等,根据个人的口味与爱好,随意选择调配。通过调制,可以形成风味各异的调配红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