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绿茶 第二章(2)(2/2)

    太平猴魁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主要产于黄山北麓的太平、泾县、宁国一带。由于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故而茶质别具一格:茶芽挺直,肥壮细嫩,外形魁伟,色泽苍绿,全身毫白,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优秀特征,是尖茶中最好的一种。

    传说很久以前,在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生下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来到太平县,遇上大雾,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老毛猴立即出门寻找,可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不但没有找到小毛猴,老毛猴自己也病死了。附近的一个老头发现了这只病死的老猴,心地善良的他就将它埋在了山岗上。埋好后,他忽听有个声音说道:“老大爷,我会报答你的。”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老头来到山岗上采野茶时,发现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老头正在纳闷时,忽听有声音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后就不愁吃穿了。”这时老头才醒悟过来,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为了纪念神猴,老头就把这片山岗叫作猴岗,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茶。由于猴茶品质超群,堪称魁首,后来就将此茶取名为太平猴魁茶了。

    太平猴魁茶一般在谷雨前开园,立夏前停采。采摘时间较短,每年只有l5~20天时间。分批采摘开面为一芽三四叶,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坐北朝南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上茶叶,二拣生长旺盛的茶棵采摘,三拣粗壮、挺直的嫩枝采摘,四拣肥大多毫的茶叶。将所采的一芽三四叶,从第二叶茎部折断,一芽二叶(第二叶开面)俗称“尖头”,为制猴魁茶的上好原料。采摘天气一般选择在晴天或阴天午前(雾退之前),午后拣尖,“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都不要(即“八不要”)。采摘整理完毕,再经杀青、揉捻、烘烤等工序,当天制成。

    太平猴魁茶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