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提供各种规格、形状的画纸
16.教孩子背诵词句时
a.随心所欲的 b.强制性的
c.先讲有关故事后再教孩子
17.给孩子喝果汁时
a.随便找来一个杯子 b.固定一个杯子
c.有意识的每次使用不同的杯子
18.为孩子买玩具时
a.你高兴就买 b.为了应付孩子才买
c.让孩子自己选择后再买
19.让孩子做事时
a.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
b.孩子有兴趣,只安排一件事
c.孩子有兴趣,安排两件以上
20.孩子问起你手中的工具时
a.不做任何解答 b.告诉孩子工具的名称
c.告诉孩子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评分标准:a=1分 b=2分 c=3分
结论:
总分在35分以下:不会启发孩子思考。
总分在35-50分之间:基本上会启发孩子思考。
总分在51分以上:具有成功启发孩子思考的能力和经验。
作完测试之后,您是否已经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正确,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了呢?要记得:身为父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世界。
在孩子年幼时,他唯一面对的思考环境就是家庭。当我们的教育方法正确后,怎样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就成了父母要继续关注的问题,想让孩子适应自己精心营造的“家庭思考环境”其具体做法是:
1.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对思考采取认真的态度。
聪明的孩子可能懒于思考,因而他们对任何东西都会不假思索地发表看法,对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去认真思考。毕竟,武断的看法是不可取的。要纠正孩子不假思索就发表观点的坏习惯。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早越好。
小孩子们往往有千奇百怪的想法,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越小的孩子,习惯越容易养成,父母们不要错过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最佳教育机会。
3.随时给孩子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无论是带孩子上博物馆,还是陪他们看书看电影,父母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好的问题并不是父母冥思苦想得来的,而是发现于日常生活中的。
4.全家参与讨论,也别忘记孩子。
父母在一起谈论问题时,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不懂事,他们或许不能很好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听到父母的谈论,孩子们一定会有心里活动,请给孩子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5.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有幽默感的孩子,往往比较灵活,也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在看待事物时,他们会表现出乐观的情绪。而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个孩子身上所必须具备的人格特质。
很好地营造了“家庭思考环境”后,作为父母还不可以放松,我们在最初成功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后,可以进一步用下面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深思,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遇事不会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能透彻地分析问题:
1.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全面思考。
教育孩子,无论面对什么事物,都要考虑到它们的优缺点,有无参考价值等等。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事物的每个层面,不作草率的、片面性的回答。
2.善于归纳,举一反三。
孩子在学校里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集起来。而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学会运用,这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要教会孩子运用书本上学到的一个例子,去推敲不同的事物。
3.提出一些有益于思考的问题。
有益于孩子思考的问题,并不是那些仅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而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多个答案的探索正是孩子思考的过程。
4.培养孩子说话用词精确。
精确用词不仅可以避免孩子因表述不清,引起父母的误会,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孩子多听别人的意见。
训练孩子对待问题要思考各种不同的观点,对同样的事件,让孩子看电视后再读报纸,他们一定会学到宝贵的一课。在孩子自己思考的同时,应该鼓励孩子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和意见,集思广益也是获取更多信息的好方法。
6.站到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了解他人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感受。而不能长久地孤立自己,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的结论必定是片面的、不具客观性的。多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能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
7.让孩子写日记。
写作是严格的心智训练。鼓励孩子写日记,也是训练思考的好方法,写作就是思考的过程。而日记就是孩子记录自己思考过程的全记录。
父母要教会孩子思考,因为思考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是一种精神活动的现象。思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的。思考其实是一个人处理资料的过程:就是把外界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大脑的归纳整理,加入个人的思想观点,再用行动实施的全套过程。
或许您的孩子还处在幼年时期,信息收集的数量有限,得出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但是,请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只有独立的孩子,生存能力才最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