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件事 怎样处理好孩子的“早恋”问题
孩子的早恋问题真是让父母极为头疼,也被视为孩子成绩下滑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怎样避免孩子发生早恋问题呢?如果问题出现了,父母又该怎么处理呢?
父母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向“早恋”。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异性正常交往,并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
“早恋”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说是充满诱惑与新奇的,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将天真的孩子吸引到花面前,只要孩子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深深地刺伤。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恋爱算“早恋”呢?社会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就眼前的情况来说,中学生谈恋爱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早恋会分散大量精力,势必影响学业。
2.经济生活的自立程度尚未独立,没有能力承担恋爱及婚姻的责任。
青春期孩子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对异性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接近异性又害怕受到来自异性的伤害。作为父母,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和异性进行正常的交往。
但是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在交往中应做到尊重对方的人格、真诚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与异性单独接触时,要注意分寸。
14-16岁的孩子最容易产生“早恋”问题。心理压力大是“早恋”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孩子还处于生长阶段,容易将幻想与现实混淆。在压力无处释放时,便将目光转向了异性,“早恋”问题就此产生。
先说说父母的错误做法:许多家长深知“早恋”的危害,就在平时对孩子管得很严格,只要孩子与异性有接触,就立刻刨根问底,一直问到孩子不耐烦为止。
关心孩子的成长,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极端的做法并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只能把孩子逼向另一个极端。
再谈谈学校的错误做法:学校处理“早恋问题”时,通常采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写检讨书、停课、处分、广播点名、公开情书……这些极其错误的做法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后果往往是更糟糕的。
其实,父母和学校方面不必过分紧张青春期的孩子们相互间的正常接触。即使发生了“早恋”问题,父母也不要感到绝望。孩子的“早恋”大多是青春期的、朦胧的、单纯的爱。孩子们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愉快,对方有吸引力,仅此而已。而且孩子的“早恋”一般都是冲动的,缺乏理智。
下面是孩子可能“早恋”的10种信号,供家长参考使用:
1.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注意修饰自己,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2.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