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第五章(1)
21.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
天津大学学生王立东的家乡在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是汶川县的县城所在地。他的家中还有父母、兄嫂和其他众多亲属。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就跟家乡的所有亲人断了联系。在与家人中断了近80个小时的联系后,他收到一条简短信息:儿子,我们平安!这简单的几个字给王立东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就读于四川大学的张岚在地震后第一时间拨打了家里的电话,可是她的手机已经没有信号。她跑到学校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打上电话。电话刚一接通,就听到妈妈焦急的声音:“岚岚,你怎么样,家里地震了,电视上说震中在四川,你没事吧?”“妈,我没事,很安全,你们放心。别人等着打电话报平安呢,不多说了啊。”张岚哭着说完,就放下了电话,电话那头,妈妈泣不成声。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年的平安夜,跟远方的男友聊了近一小时以后,林娜刚挂上电话,妈妈的电话就进来了。“在跟他讲电话吧,今天是平安夜啊,只记得他不记得爸妈了吗?不给父母报个平安吗?”妈妈带着抱怨的口气轻轻地说着。
“对不起,妈妈,我以为你们不过这个节的。”林娜感到抱歉。
“但是你们过啊,所以祝你们平安。”妈妈说。
平安,简单的两个字,却负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与挂念。儿女的平安是爸妈心里永远的负担,父母的平安是子女心头永远的牵挂。耶稣在约翰福音14章27节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平安是人生中最大的福气。
当我们远离父母去异地求学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关心自己周围的情况,而忽略了远方的父母。古语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写出了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人们之间的消息连通也没有那么困难,但你是不是有心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让父母安心呢。“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为抚养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可能你的一条短信、几句话就能给父母巨大的安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