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第四章(1)
从同样的道理出发,斯特娜夫人很少给维尼夫雷特制好的玩具,而是给她剪刀和碎布等,让她自己缝制娃娃的服装,给她买家庭用具的玩具,让她模仿日常生活。
有的母亲因不了解孩子们的想像世界,当孩子用木片和纸盒等建造城市、宫殿时,她们为了收拾屋子,就往往不给孩子打招呼就破坏了孩子的游戏,这就无情地摧残了孩子的
精神世界。这样做非常不对。她们的这一举动,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幸福和游戏的欢乐,而且有碍于孩子将来成为诗人、学者、发明家……
社交能力也是孩子所必要的一种能力。应当鼓励他们组织开会等集体活动,当然,这类会议应是有益的、愉快的。维尼夫雷特就曾是“少年慰问团"的会员,这个组织的目的是
把手工制的玩具和花束等送给有病的孩子。她还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职务。不久,又参加并组成了“争取匹兹堡少年平等参政同盟"。
下面讲述维尼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事。该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各国少年之间的友谊,克服各国人民之间的种族偏见,促进世界和平。该会会员有学习世界语并同一
位以上的外国少年通信的义务。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相互朗读外国小朋友的来信。此外,每次会议他们都用幻灯介绍外国的风俗和风景。同时,会员还和外国的少年交换带着图画
的明信片、邮票、压花之类的各种珍贵礼物。维尼的这类礼物很多,堆积如山,这是她和世界各国的孩子们交换而来的。其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一位中国少年用5000句世界语写
的中国历史,这是在一张大的漂亮的宣纸上写就的。在当时的美国,也有许多关于中国和日本历史的书,但大多数是美国人在中国和日本逗留三四个月后写成的。通过这类历史书
,孩子们是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这位中国少年的礼物,让维尼了解了更为真实的中国历史。
“美国少年和平同盟"的会员还从事世界语的宣传活动。一次,小维尼接触到一个因下肢残废而厌世的少年,为了帮助他,她就教他学习世界语。这个孩子很快便活泼起来,还
用世界语同各国少年通信,并同这些外国朋友交换图画、名信片、植物标本等各种礼物。自那以后,这个少年每天都在忙碌着,一会儿整理这些物品,一会儿写信,过着非常充实
的生活。维尼5岁时还花了很大心血将一些有趣的儿歌译成了世界语。因为她想:这些儿歌非常有趣,把它们译成世界语,世界上的许多孩子都会高兴的。这些儿歌不久由北美世界
语协会出版成书。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又产生了许多世界语的赞同者。斯坦福大学的加勒德博士曾对这本书予以非常高的评价:“这本歌集,只有语言学家兼诗人才能译得这样
好。然而,听说译者是个仅仅5岁的小女孩,真令人震惊!"
维尼后来成了匹兹堡最有名的年轻教师,她教的那个班是5岁至14岁的少年男女。她们用卡耐基研究所的教员室做教室,教学方法大都是利用游戏和唱歌,有时还到博物馆去进
行实物教学。她在这个班教世界语时,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就是把世界语的文章用极常见的,谁都熟悉的歌曲的旋律谱成歌曲让学生唱。她母亲也曾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匹兹堡大学
的教学中,效果也很好。同时,她还用自编的世界语教科书教这班学生,这是一本经过她仔细推敲的非常便利的教科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