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第一章(3)(2/2)

    4.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满足成长的目的。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地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出现的迟早,则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所有这些思想归结于一点,就是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使教育呈现全面性的秩序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孩子的缺点:例如,杂乱、不听话、自私、吵闹、心神不定、幻想、爱说话、撒娇、贪玩、模仿、好奇心等,转而成为一位具有自我统御能力、有自信心与安定感、诚实、慎重、不使自己犯错、品格优良、富于正义感、拥有自发性纪律、在自由中守规律、听话、懂礼貌、能够正确使用自由、守规矩的好孩子。

    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