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能预报地震”的虎皮鹦鹉
    “能预报地震”的虎皮鹦鹉

    如果要评选中国高校中最奇特的研究机构,北京xx大学地震研究所大概应该算一个。这个据报道已累计获得学校100万元经费支持的研究所是专门预报地震的,自称多年来曾经多次准确地预报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打破了“地震无法预报”的断言,处于世界先导地位。它虽然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一个这种研究机构,但也还算不上十分特别,因为国内有很多自称能准确预报地震的人(自称或被称为“国宝”),其中不乏在正规的高校、研究所工作的专家。这个研究所最奇特之处,是其创建者独创的通过观测虎皮鹦鹉的异常行为来预报地震。

    这个研究所在一个笼内养了一对虎皮鹦鹉,它们栖息的横杆上装着传感器和计数器,记录每日每时这对虎皮鹦鹉的跳动次数。据说,在某地即将发生地震的前夕,虎皮鹦鹉就会出现跳动异常,跳动的频率加快。它不仅能预报北京地区的地震,几千里外的地震也都能报,“比如这次汶川地震,大概5月2日它就开始跳了,4日跳的次数特别多。”虽然这个研究所还采用次声波、地应力等许多种观测地震的手段,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虎皮鹦鹉,它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别的临震手段都具备,就小鸟没有跳,那么100%否定有地震。”这对虎皮鹦鹉是如此出名,据说连地震局的专家都要问“那个小鸟跳(得)怎么样?”

    当然,会有很多种原因使小鸟跳,例如由于气候变化、受到惊吓、发情、生病等等,那么如何分辨它的跳是地震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呢?事实上是没法分辨的。例如,在“国宝”声称1999年9月21日台湾将发生7.6级地震的前一天,虎皮鹦鹉的跳动频率出现异常,达到大约每天1200次。但是从其论文的插图看,从8月中旬起大部分时间该鹦鹉的跳动频率都在每天大约1200次甚至更多,凭什么断言9月20日的那次跳动异常就是因为台湾的地震呢?“国宝”也许会说这是“结合其他地震观测方法的异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但问题是此时鹦鹉的跳动情况和其他时间相比根本就算不上“异常”,又怎么能作为判断依据呢?显然,这只是在地震发生后再回头去找“预兆”,那就不叫预报,而是“后报”。

    这种地震预测术据说是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但是中国本土产的鸟却不行,只有原产大洋洲的虎皮鹦鹉才能为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作贡献。你也许认为那是一对万里挑一、有特异功能的虎皮鹦鹉。其实不是,“这些虎皮鹦鹉随便在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三五年病死后再换新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养几对虎皮鹦鹉集体观察?这样至少可以把个别鹦鹉的乱跳排除掉。有100万元的经费,多养几只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多养几只,有的跳有的不跳,该信哪一只呢?还不如把宝押在某一只身上。这其实和卜卦的人对每件事只敢卜一次而不敢多卜一次,怕出现矛盾的结果,是一样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