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网瘾”是不是病(2/2)
    既然学术界目前对有没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没有权威的诊断标准,那么根据什么判定某人是否患有需要治疗的网瘾?如何治疗?治疗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网瘾,人们很容易想起“毒瘾”、“酒瘾”、“烟瘾”、“赌瘾”。但是网瘾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烟和赌博都有害无益,戒除它们的目标是彻底告别它们,而不是减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时往往要记录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开喝了就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开始戒。但是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戒除网瘾的目标显然不是要完全放弃上网,否则,反而会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便。何况对许多人来说,上网是其谋生手段,整天泡在网上是常态,排斥上网反而不正常。

    有一项研究认为,大部分沉迷于上网的人,在一年后都自觉减少了上网时间,表明这是一种可以自我纠正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自己上网过度,会主动寻求心理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都带着试验性质,还是应该遵循医学临床试验的规范和伦理,对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作恰当的评估。国外治疗网瘾的方法和治疗酒瘾类似,比如提供心理辅导和采用认知行为的群体疗法。这些疗法至少不会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符合“首先要无害”的医学伦理。

    国内一度采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瘾,这便违反了医学伦理。电击疗法被用来治疗心理疾病,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是最有争议的疗法,并有显著的副作用。目前,电击只被用以治疗少数几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疗严重的忧郁症。临床试验研究认为其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

    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制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赢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