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神奇的流感病毒
    神奇的流感病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样子就像一颗水雷:一个圆球上面插着许多小棍。那个圆球是一层脂质包膜,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插在膜上的小棍,仔细看有两种:数目较多,看上去像柱子的是一种叫血凝素(简称ha)的蛋白质;数目较少,看上去像蘑菇的是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简称na)的蛋白质。流感病毒总共生产11种蛋白质,但人们最关心这两种蛋白质。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暴露在病毒外面,人体免疫系统就是通过它们来辨认侵入人体的这种流感病毒以前有没有遇到过,如果是老相识,就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攻击它。换句话说,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就是抗原,可以产生攻击它们的抗体。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有不同的类型,病毒学家给编上不同的编号,并根据这些编号给流感病毒分类。比如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的禽流感是h5n1亚型,那两个数字就分别表示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类型。

    流感病毒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当然不是为了给人体免疫系统提供靶子,或方便病毒学家给病毒分类。它们之所以要暴露在病毒外面,是为了入侵人体细胞。流感病毒颗粒随着流感病人的一个喷嚏或咳嗽,跑出了人体,在空气中飘荡,被另一个人吸进去后,落在鼻腔、咽喉或肺部的上皮细胞上。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唾液酸的糖分子,它的本来作用是吸附水分,让细胞表面保持湿润。但是,血凝素能和唾液酸结合并发生反应,让细胞误以为病毒是营养素之类的有用物质,从而将病毒用细胞膜包裹起来,并把它送进细胞里。病毒到了细胞内,病毒遗传物质和相关蛋白质被释放了出来,劫持细胞的设备开始大量复制病毒的遗传物质,生产病毒蛋白质。这些新生产出来的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需要用新的包膜包裹起来,这样才能组成一个新病毒颗粒。病毒包膜用的是现成的细胞膜,让某一段细胞膜把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包裹起来,然后像出芽一样从细胞内长出一个圆球。这样形成的新病毒通过血凝素与唾液酸之间的结合跟细胞连在一起,这时就需要神经氨酸酶上场了,它把唾液酸水解掉,切断了新病毒和宿主细胞的联系,新病毒就可以去入侵别的细胞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神经氨酸酶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就可以设计出针对它的药物:设计、制造出一种分子,让它去抢占神经氨酸酶上和唾液酸结合的位点,这样神经氨酸酶就没法水解唾液酸,新病毒就摆脱不了宿主细胞,无法入侵别的细胞,也就阻止了流感病毒在体内的传播。著名的抗流感药物磷酸奥斯他韦(商品名达菲)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如果在流感症状出现的早期服用它,可以缩短大约两天流感病程并减轻症状。但是,就像细菌会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一样,病毒也会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药性。在2007~2008年的流感季节,美国发现对磷酸奥斯他韦产生抗药性的h1n1流感病毒株已从不到1%上升到13%。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