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美丽彪悍的斗士(2/2)
    虽然许多人养过这种鱼,但是试图繁殖它的人并不多,所以就没有人注意到它有很奇特的生殖行为。到春天天气转暖时,雄鱼会游到水面上吸气,然后沉入水中,一边吹气一边吐黏液,形成无数小气泡,粘在一起浮在水面上。这是雄鱼为下一代准备的巢。泡巢筑好后,雄鱼去找雌鱼示威、跳舞、求爱,如果雌鱼拒绝其求爱,或者雌鱼还没有成熟,恼羞成怒的雄鱼会攻击它,甚至将其咬死。如果雌鱼接受了求爱,雄鱼会缠住它,让它的身体翻转过来,腹部朝上产卵,雄鱼则躺在雌鱼下面对卵受精。在受精卵下沉时,雄鱼会用口,把卵粘到泡巢上。雌鱼产完卵以后,雄鱼就将其赶走,自己一直守住泡巢,驱赶任何试图靠近的鱼。大约一两天后,幼鱼孵化出来了,暂时住在泡巢中。雄鱼还会继续守卫,如果有幼鱼掉下来,它会把幼鱼拖回巢中。再经过三天,幼鱼可以自由活动了,这时雄鱼才把它们从泡巢中拉出来。

    由于这种筑巢习性,叉尾斗鱼需要平静的水面,因此它们只能生活在池塘、水库、沟渠、稻田等静水或死水之中。此外,它们对环境倒没有什么挑剔的,在溶氧量低的水中也能生存。因为叉尾斗鱼有两套呼吸器官,除了用鳃吸收水中的氧气,鳃的后侧还有一个特殊的辅助呼吸器官——迷器,迷器上面的毛细血管与空气接触时能够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叉尾斗鱼常常快速地将头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动作过快,甚至跃出了水面,跳到了鱼缸外,让人以为是在自杀。

    叉尾斗鱼在野外如此之多,生命力如此顽强,似乎不至于遭到灭顶之灾。但是,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原本在台湾地区分布广泛的叉尾斗鱼(台湾称为盖斑斗鱼)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农药和工业污染等原因竟然已濒临灭绝,促使台湾农委会在当年8月31日公告将之列入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予以保护,并实施复育计划。近年来,由于注意到野生叉尾斗鱼特别喜欢吃孑孓(据统计,一尾野生叉尾斗鱼一天能吃300多条孑孓),有助于灭蚊,台湾一些机构有系统地组织小学生繁殖、放养、观察这种“环保鱼”。儿时的玩耍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导致台湾地区斗鱼濒危的那些因素在大陆也存在,而且日趋严重。大陆现在也有人开始关注对这种美丽有趣而且有益的小鱼的保护,这是值得鼓励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