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文林第三(6)
    文林第三(6)

    冯超然说,我画无师,在松江当店为学徒时,买得一部同文书局印的《三国志》,像锈一百二十回,有二百四十张插图,我用油纸摹了三次之多,故所画人物,无论什么姿态,我都能画。其坦白令人可佩。

    1949年10月,冯友兰第一次与直接接触。当时有许多人向写信表态效忠,他也写了一封,大意说:我过去讲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的忙,现在我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在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回信:“友兰先生:十月五日来函已悉。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像你这样的人,过去犯过错误,现在准备改正错误,如果能实践,那是好的。也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此复。十月十三日。”

    1952年8月,湖南大学评定教师的薪水等级,最高为六级。杨树达是其中之一,群众无意见,或以为杨老先生还应再高一级才好,但杨本人却觉得不必再高了。当听说谭丕模和杨荣国两人也是六级时,杨树达大为不满:“谭丕模连中苏条约极浅之文字都看不通,亦评为六级。余提议应减,无人见信也。平心而论,余评最高级,决不为少,而与杨荣国、谭丕模同级,则认为一种侮辱也。”

    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8大本《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约200万字,蔚为大观。其时胡适身在美国,抱着近似隔岸观火的态度“欣赏”大洋彼岸的那场闹剧,且极富耐心地看完了这8大本奇书。据严秀先生猜测,即便是当时的大陆,恐怕也没谁能读完这些“皇皇巨著”,包括这些文章的作者本身。有一次唐德刚指着这些书问:“这几百万字的巨著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学问和真理?!”胡适答说:“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

    20世纪50年代,在思想改造运动中,冯友兰多次检讨交代,甚至不惜上纲上线,以有说无,但是主持人就是不让过关。金岳霖由于素与政治无涉,在运动中过关较快,不久还被树为猾分子,组织上让他到冯家去做工作,以促进冯氏卒。一进门,金岳霖就大声说:“芝生呀,你有什么对不起人民的地方,可要彻底交代呀。”说着说着,扑上去和冯友兰抱头痛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