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张冠李戴,巧妙借喻
人们常常不直接表述某种事物,或不直说某事某人的名称,而是用其他相关的词语、名称来取而代之,达到产生幽默的效果。
一个从事外贸的领导谈他保持身体健康的经验时说:“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保持进出口平衡。”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笑了。“进出口平衡”本是外贸行业里的一个专业术语,却被这位领导借代到饮食养生问题上来,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既说明了新陈代谢对身体的重要意义,又在不协调的借代中造成一种大与小的反差,听之趣味无穷。这位领导选择的“帽子”无疑十分恰当,因其恰当,才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咀嚼幽默的味道。
我们在观赏马戏团的演出时,经常会觉得那些穿人类服装的猩猩、猴子非常滑稽可笑。兽类本来不具有文明的特征,把人类文明的东西强加于动物身上,自然给人以不协调感,所以容易使人发笑。这就是幽默导致的喜剧效应。说话也是这个道理,故意用甲来代替乙,并使之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不协调性,且意味深长。
一所学校进行考试,老师在监考时对学生说:“今天的考试,要求同学们要‘包产到户’,不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位老师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会心一笑,知道老师说的是不允许相互提供方便,要自己答自己的卷子。但老师的话妙就妙在没有直言考场纪律,而是用两个农村改革中的专业词语来代替,“包产到户”代替“自己答自己的卷子”,“共同富裕”代替“相互帮助”。由于“包产到户”和“共同富裕”的巧妙借喻与考场上紧张严肃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了幽默效应。
借喻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是当事人,都明白那个借体用来代替的事物是怎么回事。如果你将甲地的事放到乙地的场合去张冠李戴,由于对方不明就里,你的幽默将无法传递给对方,那么你的幽默也就失败了。
一名念小学二年级的女孩,临上学时忘记了背书包,父亲说:“上学忘记背书包就像士兵上战场忘记带枪一样。”过了几天,女孩穿好鞋站在门口对父亲说:“爸,把‘枪’递给我。”父亲先是一愣,接着明白了女儿的意思,原来她又把书包忘在屋里了,她是用“枪”来代指“书包”的。父亲刚要发火,可一琢磨女儿这句话挺富幽默感的,便笑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