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改变人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培养幽默:用幽默的力量缔造非凡人生(10)
    第三章培养幽默:用幽默的力量缔造非凡人生(10)

    其实,幽默不仅要讲究场合的不同,更要看谈话的对象。

    中国有句俗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意思是说,说话时要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适时地决定谈话的内容。因为人们说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否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别人能不能真的理解并且乐于接受。

    此外,与文化背景不同、使用语言不同的人交谈时,在语言的理解上常常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一个可以让听的人笑得前俯后仰的笑话,对于国外听众很可能毫无反应、面无表情,这就是文化不同造成的理解上的差异。

    与人交流时,首先应该注意文化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语内容,否则听者将很难理解说者的语言意图。

    一个中国青年到国外旅游,在途中的一个城市逗留,闲来无事就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可是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因此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

    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地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般长的沙丁鱼的人更是不多。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将物品称做‘东西’,例如桌椅、热水瓶、电视机等,但对有生命的动物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所以你和他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三种感彩:褒义的、贬义的、中性的。这位可爱的教授本想取“东西”的中性色彩,没想到调皮的“东西”到具体语境中却“叛变”了,蒙上了贬义色彩,形成意义的反差,使自鸣得意的教授出尽洋相。

    不论怎么说,用幽默语言表达你的本意时,要注意度,说通俗点就是要学会掌握分寸。下面几个例子都能说明问题。

    有两人互吹自己的祖先。一个说:“我的家世可以追溯到英格兰的约翰国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