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赢就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口若悬河——演讲辩论中的唇枪舌剑(3)(2/2)
    我们平常与人谈话时,总会经常改变讲话的速度。这是自然而不自觉的。而且这种讲述法能造成一种声势,使你的意见的某一点会显得特别地突出。

    林肯总统当年就常用这种讲述法,他常是一口气讲出许多字,到了他打算要加重的字句时,便把声音特别拉长并提高,然后如闪电般快速地把那句话讲完。他常使一两个重要字所占的时间较六七个次要字还久。

    让我们来试试这个方法,先漫不经心地说出一个数字:“3000万元。”然后放慢,并像是很惊讶地发现一个可观的数字似的说:“3——万——元。”那么你听了是不是觉得3万元的数目比3000万元还大?

    4. 在重要的词句前后略停顿

    林肯常在演说时利用停顿来加强效果,每逢要讲一个重要的意思,使它能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上时,他就将身子向前略倾,两眼直望听众,久久不发一言。这种突然的沉静和突然的一声巨响有同样的效果,都能引人注意。它能使每个人都特别留心,期待后面究竟是什么。

    我们演讲时也应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重要字句的前后稍作停顿,甚至一句话的中间也作停顿,但要十分自然而不做作,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演说效果。

    灵活地把握时间

    受听众可接受性的制约,面对听众的独白式发言,演讲往往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修改时还须考虑篇幅长短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限。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限,应当压缩文字,删减篇幅。倘若不到规定的时限,有必要的话,还要再增加材料、扩充内容。最好是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使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临场时,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作出调整,灵活机动地把握时间。

    不会删减自己的谈话内容以适应这个时代快速气氛的演说者,将不会受到欢迎,而且,有时还会受到听众的排斥。

    一位演说者,是位医生,有天晚上,在布鲁克林的大学俱乐部演讲。那次集会,时间拖得很长,已有很多人上台说过话了。轮到他演讲时,已是凌晨1点钟了。他要是为人机智圆滑一点或是善解人意一点,应该上台说上十几句,然后让人们回家去。但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展开了一场长达45分钟的长篇演说,极力反对解剖。他还没讲到一半,听众就希望他从窗口摔出去,并摔断某些部位,任何部位都可以,只要能让他住口就行。

    控制好演讲的时间,就必然涉及到演讲内容精练的问题,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来说,演讲要短、要精粹,长了没人听。精练,是所有著名口才家的共同特色。即使是历史上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著名演讲,虽然内容博大精深,却大多以短小精悍制胜。

    例如,斯大林在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疯狂进攻的紧急关头,在莫斯科红场作动员卫国战争的演说,总共才讲了1700多字,用了不到10分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举世瞩目,仅有1200多字,用了五六分钟,却把马克思光辉一生的伟大贡献概括无遗。

    林肯在他一生中发表过许多重要演说,但最引人瞩目、评价最高的一次演说,就是在葛提斯堡为纪念一次战役胜利和庆祝国家烈士公墓建成的大会上的演讲。这次演讲不到3分钟,共10句话。当时,新闻记者甚至连拍照都来不及,他却已经讲完了。但他的演讲观点明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有、民活、民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而且逻辑严谨、语言精湛深刻,有极大的鼓动力和号召力。3万多听众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连在他之前演讲了两个小时的著名演说家埃弗雷特也写信给林肯承认:“如果我在两个小时内所讲的东西,能稍微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我就十分欣慰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