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言——你是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10)
“我那12岁的儿子正在收集邮票,所以……”董事长不好意思地向理特解释。
接着理特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可是董事长却含糊其词,一直不愿作正面回答。理特见此情景,只好离去,没得到一点儿收获。
不久,理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书向董事长说的话,邮票和12岁的儿子。同时,也联想到他服务的银行国外科,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许多各国的邮票。
第二天,理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长,告诉他是专程替他儿子送邮票来的。董事长热诚地欢迎了他。理特把邮票交给他,他面露微笑,双手接过邮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宝似的自言自语:
“我儿子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啊!多有价值!”
董事长和理特谈了40分钟有关集邮的事情,又让理特看他儿子照片。一会儿,没等理特开口,他就自动地说出了理特要知道的内幕消息,足足说了一个钟头。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诉理特,又召回部下询问,还打电话请教朋友。理特没想到区区几十张邮票竟让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交际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对方的感情突破口,首先让对方在心里接受你,这样办起事来就会一帆风顺。
意味深长地收尾
现在,“再会”之类的告别语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要努力设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
一般而言,收尾有以下几种:
1. 关照式收尾
“刚才我讲的一些话,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不必让他人知道,请你不要传出去,以免引起麻烦……”
“小张,我要讲的都讲了,全是心里话。有关小王的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不然会闹出大乱子来的。”
这种收尾方式,是交谈双方说完了自己的思想、意见或流露了某些内心意向之后,觉得谈话中的有些话和问题带有范围性、对象性、保密性和重点性,当交谈即将结束时,就关照对方不要将其中的某些话张扬出去。或关照哪些问题是重要时,就应该说明。
这种关照式收尾,有一种提醒注意、防患于未然和强调重点的作用,能使交谈的对方增进了解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2. 征询式收尾
交谈行将完毕,主谈者根据自己的“谈话使命”综合“交谈情况”——即目的与交谈后的吻合情况向对方征求意见、说明、要求或建设性的忠告、劝诫,等等,这就是征询式收尾。
“××,随着我们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你一定察觉出我有许多缺点,你觉得我最糟糕的‘毛病’是什么?希望你下次开诚布公地提出来。”
“××,我不懂得‘恋爱艺术’,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在你面前的这个人,他愿意爱你一辈子,不知你的想法怎样。”
当你与下属交谈工作结束时,你应说:“你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和意见吗?”
“你生活上还有困难和要求吗?只要有可能,我们将尽力帮助解决……”听者也应同样征询对方:“除了工作之外,你对我还有其他意见和看法吗?如果现在想不起来,日后尽管提,我是不会计较别人对我提意见的方式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