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细节——细微之处见亲情(19)
你可以和长辈或老人谈一些永不过时的话题。构类多姿多彩生活的最重要的东西,自古以来都是相同的:友谊、爱情、安全感、社会的认可,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等,这些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我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时代,人的观点的区别是非常有趣和丰富的,只要你提出的观点正确,并且也专心倾听别人的观点,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家庭成员间的称呼禁忌
家庭成员也就是亲属,即是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成员的称呼,多年来已经形成规范,如父亲的父亲称“祖父”,父亲的祖父应称为“曾祖父”。姑、舅之子应称为“表兄”、“表弟”,叔、伯之子应称为“堂兄”、“堂弟”。对待亲属的称呼,有时讲究亲切,不一定非常标准,如儿媳对公公、婆婆,女婿对岳父、岳母,都可以称呼“爸爸”、“妈妈”。这样称呼主要是表示与对方“不见外”,是自家人。
在与外人交往时,亲属称呼在传统意义上有敬称和谦称两种。对自己的亲属,应用谦称。称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姐”等。称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等。称自己亲子女时,可在其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儿”、“小婿”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子女由于父母娇惯,不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常称呼父母为“老爷子、老头子、老太太、老太婆”,甚至直呼父母的姓名,表现出对长辈的不尊重。有的夫妻不称呼公婆或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而称呼“你爸,你妈”。
要想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我们就要注意家庭称谓上的一些禁忌:
1.忌不称呼
有的人性格腼腆,或由于其他原因,见到自己公婆或岳父母,什么也不称呼,只“嘿嘿”一笑了事。有的夫妻不称呼对方的姓名,只一味地“嘿”、“喂”、“哎”。长期对长辈不称呼,很容易引起老人的误解。夫妻双方不称呼也显得互相不够尊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