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细节——精细敏锐敛尽天下之财(11)
为什么有的商人能在短时间内就富起来,无外乎靠巧干抓住了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主张“取巧”的原因。
“取巧”说到底就是要以智取胜。大多数年轻商人没有雄厚的资金来支撑广告上的排场;在人才资源方面,你可能又是兵微将寡;要以胜人一筹的经营管理制胜,恐怕经验不足,还不够老道。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实干,你还需要“投机取巧”,如此才能争取商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巧不要忘了从消费者的心理入手,或者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投合他们的好奇心。不管是什么,力争让你的巧干和创意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取巧不要忘了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有了好的想法就付诸实施,先下手才能为强。
以“和”为贵 聚财有方
经营生意如同经营人生,并不总是刀光剑影,很多时候反倒是和气生财。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美国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年轻时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利用为数有限的资本进行投资,与人合开了一家很小的印刷厂。同时,富兰克林在费城的州议会谋到一份文书办事员的职位,这样他就可以为州议会印刷一些东西。
就在这时候,一件不利的事情发生了。议会里一位有势力的议员对富兰克林产生了厌恶情绪,还当着众人的面斥责了富兰克林。虽然富兰克林对此人的无礼和蛮横非常气愤,但是为了自己和印刷厂的前途,他还是忍了下来。当得知这位州议员的虚荣心很强时,富兰克林想到了一个化解矛盾的办法。
富兰克林后来回忆说:“听说他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非常珍贵的书,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要求借这本书看看。他马上就派人把这本书送来了,因为他的书得到了人们的赏识,他自己的面子上也有光。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把那本书还给了他,同时还附了一封信,表示对他的感谢,并对他本人的学识表示非常的景仰。这样,在下一次开会的时候,他竟然打破常规主动和我打了招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