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胡正隆(1)
写在前面
首先感谢你选择阅读我这篇拙劣的文字。
这是我这辈子写的第四篇文章。也是我一次性写过最多的字。
看完以后,或许你会觉得矫情,做作,虚假,或是说我不要脸什么的。可是不管怎么样,我按照自己的思绪,一点一滴地将上海之行记录下来了,我没有华丽的文采,也没有用什么生僻的词语去渲染。这篇文字看起来,就是直白无味的流水账。
可我觉得,它好实在。
【一】
2008年的夏天结束的时候,我高二。义无反顾地选择文科,其原因不是因为我的文科成绩好,而是我的总体成绩实在是惨不忍睹,老师告诉我“理科的知识连贯性强,学文会比较相对容易一些”,我才踏进了文科的教室,并开始学习美术专业。
于是,每个星期有一半的晚自习时间,我都在破旧的画室来回摩擦素描纸。对着教材,勾勒出石膏的雏形,银灰的铅色一层一层铺在纸面,由浅至深地过度。密密麻麻的线条机械式的重复,让我焦躁不安。手掌蹭上的铅色乌黑发亮,即使在自来水管下来回狠狠地冲洗也弄不干净。细长的2b铅笔一次次地被我愤怒地用力折断。
我的耐心就这样,一点点地被头顶“吱吱呀呀”转动的电风扇所吞噬干净。
不知道是值得庆幸还是应该觉得可悲,我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张四开的素描纸,消耗六个小时、一个礼拜日、甚至三个星期去临摹一张组合静物。
一次偶然,我看到了“99杯”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突然觉得,我该写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