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经营管理经验引起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把他称为企业的“经营之神”。而他的成就,就是靠自己卓绝奋斗,又不断超越自己取得的。
王永庆从小家庭赤贫,但是经硅苦的奋斗,到1951年他35岁时,他的财产已达5000万元。王永庆从赤贫奋斗到这个地位,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大大的成功了,但他自己却并不自满,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就是向更新的领域拓展事业。而他的新领域就是选在了当时许多人认为不可行的塑胶业。
20世纪50年代,台湾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这时,还只是普通商人的王永庆,却作出了大胆决定:投资塑胶业。尽管王永庆周围的人对他冷嘲热讽,他还是在1954年与赵廷箴合作,筹借了50万美元,创建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三年以后,台塑公司建成投产。首期月产100吨,而台湾本地只能销20吨。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台湾市场。台塑的产品严重滞销,就在这面临绝境之际,他采取“以毒攻毒”的策略,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和售价,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户,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于是,他变卖了自己所有的产业,再一次铤而走险,购下台塑公司所有的产权,独自经营。
由于石化技术的落后,使出口十分困难。为了解决技术问题,王永庆找了一个犹太人,白白送给他—个厂,希望这人能够提供技术及市场。第二年,王永庆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加工厂,从而建立起塑胶原料与加工相连贯的生产体系。
王永庆以自己的苦心追求,使他经营的塑胶业从1956年年产1200吨开始,发展到现在年产100万吨,增长800多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厂商。总资本额在1984年就已达181亿元新台币,比初创时增长3600多倍。总营业额达1229亿元新台币,约合30.7亿美元,占台湾“国民生产总额”的5.5%,在民营企业中首屈一指。
王永庆有一次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在谈到自己一生中的艰苦奋斗时曾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喜,也不足忧,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之努力。”他的处事原则,如同他一贫如洗发展到成为台湾首富的曲折历程一样,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只有不断努力,才有立足之地。处逆境时,要不灰心丧气,培养实力,才能扭转颓势;顺境来临,不能因此自满懈怠,否则会脆弱瓦解。
取得这样的成就,王永庆仍没有停止攀登的步伐。1973年他在首次世界石油危机后,冒着当时世界经济不景气,业者多存观望态度,鲜有投资之举的巨大风险,毅然下定决心向海外进军,决定在美国工业萧条之际,趁虚而入,为台塑在海外占得一席之地。
危机中的机遇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成功与否,在发展的道路上都可能遇到危机。不久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零点调查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共同对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内地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这就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处于“十面埋伏”之中。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灭亡,50%的机遇是在危机发生时或处理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受压力、消除压力、化解压力,就是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危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