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灾难记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2)
    第五章 人间惨象:旱灾和饥荒(2)

    持续的干旱,使非洲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1984年,受灾国当年的粮食产量普遍比前年减产的数字又下降了一半。据统计,安哥拉小麦产量下降了50%,莱索托下降75%以上,博茨瓦纳下降了80%以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分别减少30%—40%,而毛里塔尼亚的产量从常年的7万吨左右下降到1万吨左右,畜群死亡达三分之一以上。不断的干旱,使非洲粮食产量下降到4600万吨,每人每年平均只有92公斤。非洲的大旱灾直接造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的大惨案——非洲大饥荒。

    在非洲大陆,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张着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噬地上的一切生灵;一群群沿路乞讨的饥民,饥饿使他们随时可能跌倒在惨不忍睹的饿尸堆里……饥饿、恐惧、绝望、哀号在这片古老的大地蔓延。

    在毛里塔尼亚,在乍得,饥民们四处觅寻小动物,掘地三尺,以带壳的甲虫,甚至令人恶心的蠕虫充饥。

    在乌干达,10万灾民陷入饥馑,绝望的卡那毛庄族人饥不择食,以致发生活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在苏丹,饥饿的人们骨瘦如柴,在死亡线的边缘痛苦挣扎;衣衫褴褛的灾民望眼欲穿地等待着救援食品的到来,拖着沉重的步子的饥民向救济站步履蹒跚地走来。在一群又一群的饥民中,孩子们已经饿得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有。在一张照片中,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吮吸着母亲干瘪的,他的皮肤没有一丝血色,四肢细长,双臂、腿脚上的所有骨骼关节和脉管神经暴露无遗,与木乃伊几乎无异。

    在1983—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呼吁国际社会提供320万吨的粮食援助。除食品外,至1985年,据统计,自国际社会向非洲提供的粮食、大量的药品、衣物、帐篷等生活急需物品已达上千万吨。大量的救灾物品,对缓解非洲的大饥荒起到重要作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