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食尚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陕西菜(4)(2/2)

    喜欢吃肉夹馍,喜欢吃在小街的深处觅得的肉夹馍,甚至很喜欢它不脏不净的样子。如果哪一天,肉夹馍真的被某位头脑聪明的商人发扬光大,成功作为套餐出现在敞亮的店堂中,在我看来,无异于肉夹馍的堕落,食之必有一股被收买豢养的味道。

    情感笃深的

    陕西凉皮

    现今,食物越来越丰富,看上去选择余地很大。但实际上人们采购时却表现得小心翼翼,并不自由。如果有机会过一种集体生活,你就会发现大家忌口的东西很多,这个不吃豆腐,因为加工时不卫生;那个不吃猪肉,因为城郊的猪是用泔水喂养的;另一个不吃鸡,因为鸡饲料含有激素;你自己呢,说不定不吃馒头,因为有的馒头作坊在面粉中搀肥皂粉,充当漂白剂。于是,众口难调,吃饭成了一件尴尬事。我想,世界上如果有食人魔鬼,他们一定也互相告诫:人不能吃了,他们抽烟、酗酒、吸毒,外加心坏肠黑,吃了必腹泻。魔鬼坚持不吃人,终于在几百年前统统饿死了。

    有一次,在屋里独享陕西凉皮,被来玩的朋友看见,他大惊失色,告诉我这东西坚决不可吃,说他以前的邻居就是卖凉皮的,制作时非常肮脏,难以入目。我猜朋友的劝告是出于好意,他很想让我健康地活着,因为我还欠他二百块钱呢。现在的人真是“谈食变色”,如果世界上有一百种食品,那么,把每个人忌口的品种加起来会超过这个数目十倍。不过,我可不想像魔鬼那样自决,我宁肯做个“饱死鬼”,所以凉皮照吃不误。科学或“厚黑学”在食物生产中的应用所造成的负效应是普遍的,如果凉皮不好,别的东西也好不到哪里去。

    2002年学习汽车驾驶,每天三十几个学员挤在“东风”汽车的盒子里,像被贩卖的猪一样,拉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郊训练场。正是赤日炎炎的8月,本来身上就没有多少水分,又挨晒又挨骂,还要伺候教练大爷。一上午下来,满肚子火气。进食堂一看,简直是个大蒸笼,饭菜又和猪食差不多。合着真把我们当猪看了——坐拉猪的车来,吃猪食,挨骂:“笨得跟头猪似的。”幸亏外面有个卖陕西凉皮的摊子,每天便以凉皮当午饭。摊主是个晒得黑黑的小媳妇,手脚麻利,忙个不迭。面筋事先切好放在白皮桶里,蒜汁、醋等调料也用小塑料袋装好,只有一张张凉皮是现切,递过钱,小媳妇便从白口布下拎出一张微带豆绿色的凉皮,用两头带把的大铡刀将凉皮切成细条,加面筋、黄瓜条,放入钵子里搅拌一下,再淋些辣椒油便行了。做的简单,吃起来也合胃口,柔韧润滑,清凉香醇,满肚子怨气一时烟消云散,头上的毒太阳也收敛了气焰。学了四十天驾驶,倒吃了有三十天凉皮,真吃出感情来了。

    陕西凉皮有许多种,制作不同,调味不一,吃起来也各具风味。比较典型的有汉中凉皮、麻酱凉皮、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等。汉中凉皮因产于汉中地区而得名,加工时用小石磨加水将米磨制成米粉浆,所以又叫水磨凉皮,口味酸辣之中透着蒜香。麻酱凉皮是一种典型的清真吃法,制作较为简单,将面粉调成糊状,盛入金属凉皮箩里,使面平平地铺在箩底,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即可。秦镇凉皮以大米粉为原料,制作时将米粉调制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以旺火蒸熟。吃时,用近1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青菜、绿豆芽等辅料,加辣椒油等作料,调拌好的凉皮呈红色,辣里含香。

    除以上几种,还有关中面筋凉皮,汉中魔芋凉皮、黑米凉皮,陕北的绿豆凉皮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我的那位朋友因一次坏印象而坚决不吃凉皮,似有因噎废食之嫌,在我看来,如此丰富的美味,有机会品尝品尝,拉肚子也值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