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食尚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山东菜(2)
    山东菜(2)

    中国很早就开始食虾,《山海经》称为“?”;《西湖老人繁胜录》载都城食店有“大虾”;《梦粱录》载市场物产中有“清斑虾”;明代《宋式养生部》介绍了六种烹制对虾的方法,有油炒虾、盐炒虾、生酱虾、生爆虾等。油炒虾制法为“先入熬油中炒熟,酱、醋、葱调和。惟以盐”。

    对虾鲜美而富于营养,中医理论认为,对虾味甘咸,性温,有补肾壮阳、健脾化痰、益气通乳等功效,具有多种食疗价值。可是对虾在古时并未列入“八珍”,一是因为对虾非稀有之物,另外我怀疑古人烹制对虾的水平可能不如今人。不但对虾,我还认为古代菜肴烹制的整体水平也不如今人。迷信古代食谱的人多是被古人夸张炫耀的绮词所迷惑。

    以对虾烹制的名肴各菜系有很多,如干烧对虾、滑炒虾花、干炸凤尾对虾、煎对虾饼,以及造型菜琵琶大虾等。其中我独介绍山东的风味名菜红烧大虾,因为这道菜在我们那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在结婚的喜宴上,撤掉味碟和点心后,上的头一拨菜里必有红烧大虾。大虾是按人数上的,不多不少一人一个,这时大家就会略做谦让,站起身将自己的一只夹走。按习惯,婚宴上的大虾必须有点个头,大家也正是通过这道虾菜,来判断宴席档次之高低、自己送的红包有没有希望吃回来。而红烧大虾也确实能增添一些喜庆色彩,它色泽红润油亮,煞是好看。除了婚宴,红烧大虾还出现在比较重要的宴席上,例如给贵客接风或公司庆典等。也许生活水平使然,也许习惯使然,不管何种场合,大家总要对刚刚进肚的大虾品评一番,包括大虾个头、肥瘦、新鲜度以及大概的市场价格,好像在比谁吃过的大虾多。品评是吃过之后,之前一般都很少说话,有一小会儿甚至屏气息声,惟听细细的咀嚼声,气氛严肃而暗含敬畏。

    我可没有贬损家乡人的意思,不过指出红烧大虾在我们那里有着崇高的地位,这地位并非一时形成,而是有着长期的吃的历史。所以,一见大虾,我们的食道会立刻变得梗直发僵。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回在街上见到一个拎着提包的人,他一拉开包,别人就探头往里看。出于好奇我也走过去看,原来装了满包的对虾,又大又新鲜,虾壳闪着青色的光泽。看的人有的咋舌,有的感叹,流连一会儿便走了。那时刚刚开放吧,卖虾的人还不敢明目张胆吆喝,而且是这么大的虾。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探头观望的表情不是别的,正是敬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