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在海外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这里的老虎会吃人
    这里的老虎会吃人

    ——虎食人卣

    名  称:虎食人卣

    制造时间:商末(公元前12世纪—前11世纪)

    类  别:商代青铜酒器。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

    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

    由此开创了中国长达16个世纪的极其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

    规  格:现藏于日本的虎卣重5.09公斤,高35.7厘米,口缘直径10.4×9.0厘

    米;藏于法国的虎卣重6.5公斤,长24厘米,高32厘米,宽19厘米。

    最后露面:其中一虎卣流入日本后,于1903年由住友氏从京都古物商处购得,入

    藏于1920年5月;另一虎卣由池努奇博物馆首任馆长亨利·达且·德·

    提萨克于1920年购得,后曾在上海展出过。

    现 藏 地:一件在日本京都住友(又名泉屋博古馆),另一件流入法国巴黎池努

    奇博物馆。

    曲折经历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两县交界处,当时出土有两件基本类似的虎食人卣,但都早已流失海外。

    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祭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中国铜文化与酒文化一样的源远流长,酿酒业的发展要求酒具也相应地发展,饮酒礼仪的丰富和完美,又要求酒具更多样性地发展。青铜的使用,为酒具的发展提供了条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