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宝宝栖息地
——西峡恐龙蛋化石
名 称:西峡恐龙蛋化石
形成年代:中生代时期。指距今2.25亿年至6500万年前显生宙的中间的地质
时代。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
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
类 别:古生物化石
流失时间:1992-1995年底
收 藏 地:国外私人收藏家
流失原因:由于村民无知,恐龙蛋被肆意盗挖变卖。
曲折经历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河南省西峡县周围的农民在山坡上挖地时,发现有大量黑褐色的椭圆形圆石头,感觉很好奇,人们称这些椭圆型怪石为“石蛋”或“石胆”,把成排状的称做“石筋”。
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科学工作者的注意。1974年,河南省地质局调查队为寻找天然碱矿,成立了以周世全先生为组长、由21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区域地质研究组。该研究组其中一个小组的目标是寻找恐龙蛋、恐龙骨骼等古脊椎动物化石。1974年8月19日下午3点半左右,李含旭在滔河公社(今滔河乡)马家沟村菠萝山下一条比较开阔的冲沟里,看到几个直径约12-13厘米的光滑圆坑,很像恐龙蛋留下的印模痕迹。经过仔细查找,在离圆坑5-6米的地方,发现恐龙皮化石碎片及完整的恐龙蛋化石,让科技工作者很是兴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根本没有人顾及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课题被搁浅。
转眼到了1992年,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的一位农民在修路时,无意间在马路边的白色石层下面,看见了一层褐红色的软石层,里面有一窝黑灰色的椭圆形“石蛋”,有20多枚,平均每一枚重达4公斤。他并不认识这些“石蛋”是什么,出于好奇,便捡起一枚仔细观察。这些状似龟甲壳的“石蛋”,表皮光滑,呈红褐色,色泽鲜亮,质地松脆,一掰就掉块。他觉得好玩,就把“石蛋”放在院内的水泥台上,供人们观赏。
这些“石蛋”被该村一名地质队职工马某发现,他预感到这些东西非比寻常,于是悄悄找到那位农民撬出“石蛋”的地方,把所剩的几枚带回地质队。经鉴定,确认这些成窝的“石蛋”就是恐龙蛋化石。为了丰富地质队馆藏,他折回到村里,告诉村民说这种东西可以大量收购,怂恿村民进行挖掘。
过去一钱不值的“石蛋”突然间能卖钱了,消息顷刻间传遍了方圆数百里乡村。农民们如梦初醒,纷纷拿起农具,争先恐后地拥上山坡,向他们祖辈居住的贫瘠土地索要财宝。消息传出以后,北京、湖南、四川一些地质、自然博物馆陆续找到地质队,希望交换一些恐龙蛋化石标本,实际上所谓的交换是和金钱相联系的。于是,人们争相倒卖“石蛋”,从开始的5角钱一枚,涨至1元钱1枚,后来涨至5元、10元钱一枚……
在90年代初期,全世界发现的恐龙蛋公布的只有500枚左右。此时在西峡发现了数以万计的恐龙蛋,国内外大批“淘金狂”们纷纷云集西峡,名义上是“参观、考察、旅游、观光”,暗地里却和当地的不法分子勾结,倒卖恐龙蛋。沉寂一时的恐龙蛋发掘地,响起了隆隆不绝的放炮声,当地农民日夜掘采,大肆倒卖国宝恐龙蛋,有的地方还形成了“盗掘、收购、销售、保安”一条龙的倒卖团伙。
恐龙化石正在遭受着空前的大劫难,当地曾流传着“挖‘石蛋’能致富,大干快上能当万元户”的顺口溜,以至于当地的记者在做了相关的调查以后,做出了西峡“恐龙蛋化石交易市场已经形成”的报道。1993年,是国内外“淘金狂”们非法“掘蛋”、“倒蛋”的鼎盛时期,西峡山城的大小饭店、旅馆经常爆满。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时期散落民间或流失到国内外的恐龙蛋不下5000枚。
恐龙化石被疯狂盗窃的事件引起世人关注是在南京发现的一起走私事迹1993年的2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的邵祥忠在例行检查时,一个大型包裹在通轨查通道时警报响了,x荧光屏上显示,包内有一堆椭圆型不明物体。工作人员示意这位搭乘5003次航班前往香港的台湾旅客开包检查,结果发现这是十几枚表皮呈黑红褐色,上面布满裂纹锈片,每枚约有4公斤左右的不明物体。台湾的旅客解释说,这堆东西是他从河南省西峡县掏大价钱购买的“石胆”,因其结构奇特好玩,准备带回台湾家里收藏。
经验丰富的邵祥忠并不认为这些东西是普普通通的石头。他把相关的资料反馈到西峡县,引起了西峡县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士的重视,派专人把几枚“石胆”样品送往北京,请求北京市王鹏教授亲做鉴定。王教授经过多方奔走,反复调查,知道了西峡恐龙蛋化石走私贩卖的经过。然后又邀请中科院、国家地质部、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和科学家共同研究鉴定了西峡恐龙蛋的价值。
1993年5月15日,王鹏教授向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致信说:河南省西峡县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这一发现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有可能在国际上引起反响,但由于当地农民不了解这一发现的重大科学价值,当地又未及时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以致盗掘成风。请求上级领导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倒卖行为。
紧接着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部和首都3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的座谈会上,101位科学家和学部委员联名呼吁,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保护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群。消息惊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河南省文物局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他们的神经完全维系在了西峡恐龙蛋化石上。
1993年7月初,有关恐龙蛋化石所引起的混乱局势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大批的不法分子纷纷落入法网,但是仍有走私商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罪恶团伙不肯就此罢手,将公开的大肆贩卖走私活动转入到地下。截至1993年年底,公安部门共侦破此类案件43起,缴获和收缴恐龙蛋化石1000余枚。通过打击、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盗掘恐龙蛋化石的狂潮基本得到遏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