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在海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彩陶般的原始留影(2/2)

    安思远先生最终没有等来交换的消息。到了2002年,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据说在房间里也难走足二十步,他没有后代,也没有合法继承人。按照美国法律,一旦安思远故世,包括《淳化阁帖》在内的所有遗产均归国家所有,他收藏的相关文物极有可能进入一向收藏中国文物丰盛的美国弗利尔博物馆,那《淳化阁帖》将永无返国之望,为了实现让《淳化阁帖》回归中国的愿望,安思远先生透露了出让《淳化阁帖》的消息。

    2003年4月初,上海博物馆邀请王立梅代表上海博物馆和安思远商谈购买的事情。到达美国的4月7日晚,王立梅立即登门拜访安思远先生,并明确地向他提出欲收购《淳化阁帖》,希望他给一个合适的价格。安思远告诉她:“我只希望《淳化阁帖》回到中国,所以我对日本人开的价是1100万美元,对其他中国人开的价是600万或550万美元。我知道您是为国家买,所以给您的价格是450万美元。”在安思远先生看来,是中国艺术给他一切,他也要将这一切还给中国。

    4月9号晚上,在安思远家,王立梅对四卷《淳化阁帖》进行了验收。虽然安思远对王立梅及其信任,她还是按规则办事,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办理了由北京歌华集团驻美办事处出面做担保的相关事宜。

    4月11日上午,王立梅和纽约的两位好朋友一起冒着大雨去安思远家,将已经包装好的《淳化阁帖》取走,然后直赴机场。手里提着这不显眼的黑帆布旅行包,王立梅从容地登上了祖国的飞机,她心里踏实了,默默地念着:几年了,终于把《淳化阁帖》带上了回归祖国的旅程。至此,流散海外的我国千年国宝终于安全回国了。

    回归难题

    2002年在安思远先生有意出让《淳化阁帖》的消息传出来以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的博物馆、日本的藏家以及中国的拍卖行等也都想要。安思远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的文物收藏家,他不止一次地对王立梅说:“是中国艺术品给了我一切,我愿为中国做一些事。”王立梅与安思远频繁接触,洽谈此事时,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应该让它回归故里。

    事后,王立梅说,《淳化阁帖》的最终归宿只能是中国的博物馆,如果通过拍卖行的途径回归的话,可能国家付出的要更多,甚至有可能再次流出国门。当时有些拍卖行就是准备把这件文物卖给比利时人。最后《淳化阁帖》成功地被上海博物馆收购,了却了几代人的文化夙愿。

    《淳化阁帖》的回归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从确定购回到派人谈判,从美国纽约起飞到上海落地,每个环节都严格保密,以致一向嗅觉灵敏的美国索斯比拍卖行也毫无察觉。直到7月25日,上海博物馆向中外新闻界发布消息后,美国的文物商才如梦初醒,惊呼:“中国人把一件令世界梦想的艺术珍品悄悄地抢救回了他们的国家。从收藏角度说,这是令我们沮丧的,但从保护艺术品的立场看,《淳化阁帖》叶落归根,也算是得善其终……”

    国宝内涵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下旨令翰林院侍书王著,从宫廷内府秘藏的历代书法中挑选出精品,经双勾描摹后,镌刻在枣木版上,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编成10卷,然后将少量墨本赐给亲王大臣。这部书帖将宋以前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名家共103人的420篇书法汇集在一起,行楷草隶篆俱全,名家包括有钟繇、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等。《淳化阁帖》由此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淳化阁帖》中的第六、七、八卷均是摹刻王羲之墨迹的专卷,王羲之真迹现已失传,目前所能见到的王氏摹本也只有20余种,而《淳化阁帖》中汇集了王羲之的《定武兰亭序》(吴本)、《孔侍中帖》、《妹至帖》、《十七帖》、《集王圣教序》等,此卷共收录王羲之170帖,可以说是天下一等的“准真迹”。《淳化阁帖》第四卷是欧阳询、楮遂良等历代名臣法帖。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只留下一及欧体”真迹,算上摹本、碑刻,也不足20余件,而《淳化阁帖》收录了30迹

    《淳化阁帖》中除了介绍二王的书法,更把魏朝钟繇和历代名家的书法做了一番探寻。钟繇的行狎书,墨迹已经失传,而《淳化阁帖》中仍存有他的《雪寒帖》。唐朝书法大家虞世南书法平正婉和,颇有王氏书风,存世作品不多,而《淳化阁帖》中则刻入了他的《左脚帖》六行行书尺牍。

    《淳化阁帖》容纳了较多不同形式的书体面貌,对我国书体流传,尤其对宋代行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淳化阁帖》中,刻录有西晋武帝(司马炎)、宣帝(懿)等很多帝王所写的行书,臣僚像王导、庚亮等人,善写的就更多了,使行书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一大体系。自《淳化阁帖》问世后,为宋代官私刻帖开创了风气,以后以《淳化阁帖》为祖本翻刻的拓本不计其数。

    国宝价值

    《淳化阁帖》上面有北宋佚名人跋一页和南宋宰相王淮跋一页,每卷前有王铎题签,这些都说明它是北宋原刻原拓,后来经过考证知道它是宋太宗赵光义刻的。单是从上面几项条件来看,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已充足了。这四卷《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丛帖,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内涵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仍然能够有真迹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淳化阁帖》除了具有书法意义外,《淳化阁帖》所采用是双勾描摹的刻帖方法,双勾描摹就是把透明的书写纸覆在原帖上,用硬笔沿字点画的外沿精确勾画,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它最大好处就是在勾勒过程中能加深对原帖点画形态的认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帖的风貌,弥补了原来面对墨迹临摹和“向拓”(向拓就是用上过蜡的透明纸,映着窗户的阳光,用极细的笔锋勾摹墨迹轮廓,然后用墨笔填满笔画)方法的不足,因此摹勒逼真,使先人书法得以流传。启功老先生称这部书帖是“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故此法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书法的传承历史上,《淳化阁帖》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基本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网打尽,也最终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一向对古帖甚有研究的中国文物界泰斗徐森玉对《淳化阁帖》一直念念不忘,他一再对门徒称“有几件东西一定要弄回来”,“这几件东西”里就包括《淳化阁帖》。

    安思远在竟拍《淳化阁帖》时,曾经问过他的收藏顾问安氏的“掌眼人”吴尔鹿,《淳化阁帖》有什么可比性,吴尔鹿告诉他,德国政府以300万元美元购进有古登博戈插图本的《圣经》,可以与此类比。这本圣经出版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是最古老的本子。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曾经这样评价到,《淳化阁帖》所用的纸为澄心堂纸,澄心堂纸一直作为贡品,供宫中御用。现在就是一张仿制的没有字的澄心堂纸,都要卖到3万元,所以四卷《淳化阁帖》,光是卖纸,就值好几百万,《淳化阁帖》刊刻以后,也只是将少量的墨本赏赐给王公大臣,所以完全无法估算《淳化阁帖》的真折值。

    同类国宝

    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流入国外,以日本最多、最早。由日本人内藤虎私人珍藏的《澄清堂帖》是王羲之草书法帖的代表作。明万历十三年,大书法家邢侗从文征明的停云馆购得此帖,请刻石名家长洲吴应祈父子抚勒上石,成就邢本《澄清堂帖》,此帖是邢侗从传世王羲之法帖中博采众名家之言去伪存真的选刻本,一经问世,即被誉为“密本”、“世间无第毒”、“天下第一帖”。

    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是由魏征撰文,欧阳洵代笔的作品,也是欧阳洵晚年的楷书代表作,自古被奉为经典。原石现存于陕西麟游县,损伤严重。日本所藏为宋代拓本,风姿瘦劲,是传世之善本之一。

    《大观帖》的第三卷是美国人翁万戈的私藏。大观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阁帖》刻板已断裂,遂将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摹勒上石拓为10卷,因刻于大观年间而名。当时正值北宋经济繁荣时期,百工技艺极为纯熟,徽宗本人又精通书画,对刻工要求十分严格,此帖不仅纠正了《淳化阁帖》在编次、标题中的许多错误,而且摹勒精细准确,刻工精良,为历来书法家所重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