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内涵
《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描绘人物的技法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又融进恢弘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线条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古代帝王的个性特征。
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及一些侍从的肖像,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这十几位皇帝依次是前汉的昭帝刘弗陵,后汉的光武帝刘秀,有才有艺的魏文帝曹丕,憨厚的蜀主刘备,深沉的吴主孙权,统业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粗野但有策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外柔内凶的隋文帝杨坚,聪明浮夸的隋炀帝杨广,美才兼备的陈文帝陈,以及软弱无能的陈宣皇帝陈顼等。
阎立本对于曹丕、司马炎、宇文邕、杨坚等统一天下,或促成国家统一的帝王,除了表现出他们的个人特点外,也表现了他们共有的一种庄严气概,人物刻画得“貌宇堂堂”、“威武英明”,都有一副“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乃亡国之君,阎立本就把他处理成以油掩口的委琐之态以表示对他的蔑视。至于偏安江南的其他陈朝的帝王们则都缺少英雄气概。陈顼是一个纵容政治败坏而毫无办法的帝王,人物则显得黯弱无力、浮夸平庸,有显著的不同。
画家把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皇帝的面部特征上。画他们不同的嘴部表情,胡髭的软硬和疏密,或尖、或圆、或大或小的眼睛,而且从眼睛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以及目光的敏锐程度上刻画每一个帝王的性格特征。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对各朝各代帝王的主观情感在里面。作者对人物的描绘没有停留在形似的层面上,更没有将上述明主、暴君或庸君进行脸谱化、漫画式的处理,而是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和不同的命运,加以个性化的描绘,通过对眼神、嘴角及面部肌肉的微妙刻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为了突出主体人物,帝王同侍从在身材和用色上均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全图线条挺拔有力,色彩凝重,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在画面的布局上面,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的画家阎立本时刻忘不了自己是个宰相,君贵臣贱他分得清清楚常例如,在有的画中君臣共处,他总是君大臣小,君近臣远,君中间臣两边;若画中有侍童,则都有一种卑贱、僵硬的神态。
国宝价值
古代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无论保存条件有多好,即使不受任何意外损伤,单是空气的自然侵蚀,也会使年代久远的绢变得很脆。百年以上的绢,已经没有任何柔韧性了。明代初年的绢,至今大多已经得不能碰触。而宋代的绢,因裱装得比较好,目前还可见到。至于宋代以前的绢,虽然有,但也已经辨不出模样了。流传至今的这幅《历代帝王图》已经有千年历史,虽然在辗转收藏中,原貌有所增损,如衣襟边缘上的朱色纹饰,就是近代的收藏者陀涂饰的。但是此画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艺术上,仍然堪称绝世珍品。
西方绘画史中一流的画家,大都与肖像画有缘。有的画家最主要的成就就在肖像领域。然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肖像画很少。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曾一度辉煌,它的出现早于西方肖像画个世纪。之后,由于中国文人画重神不重形的艺术主张,使得山水画、花鸟画得到发展,而人物画、肖像画则极度衰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代帝王图》显得尤为珍贵。总体来讲,《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无疑,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回归难题
阎立本流传至今的摹本作品共有6迹其中两件在大陆,一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的场景,这件作品参加了上海博物馆成立50周年纪念国宝书画特别展;二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萧翼赚兰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一件是《职贡图》,一件也是《萧翼赚兰亭图》。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则收藏有这级历代帝王图》。还有就是现藏北京国子监孔庙的《孔子弟子像》手卷北宋时期摹本。目前,《历代帝王图》回归祖国的希望十分渺茫。这六件作品中,《孔子弟子像》品相最好。它曾被日本收藏,最后在相关人士的努力下,成功回归祖国,它的回归经历也许可以为其它国宝的回归提供一些经验。从《孔子弟子像》的“回家”经历可以看出,在对待流失海外文物问题上,面对现实,区别对待,本着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通过国际合作方式进行保护,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同类国宝
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如今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绘画的收藏热度也越来越高。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卷》,它也是流传下来的一幅魏晋以来传神写照的人物画的典范之作。全卷十二人,分成三组,生动地表现了宫廷各种活动中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人物形象逼真,刻画惟妙惟肖,设色艳而不俗,连煽火小孩的怕热和观看女孩的好奇也被生动真实的展现出来了。此长卷线条细腻均匀,乏转折而富弹性,以鲜丽重彩渲染,将宫廷妇人加工白练的劳动场景描绘得美不胜收。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尤其是人物的造型气度和色彩凝重而质丽之极的高雅风格更是无与伦比。
在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珍藏着一幅唐代著名画家周的名作《贵妃出浴图》,这也是一件绝世珍品,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逸的气息,柔软温腻的姿态。他善于观察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分析人物的心理。画中妇女浓妆,长裙,从披纱中能看出的肌肉。其画风“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他的画作直到现代,仍然是美术院校重点临摹的对象。
多面手阎立本
阎立本(约601-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榆林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父阎毗在北周时为驸马,入隋后官至将作少监,掌管宫廷建设。他的父兄都擅工艺、建筑和绘画,并且驰名隋唐之时。阎立本继承家学,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绘画、工艺和建筑无一不精。他善画道释、山水、鞍马等,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曾在长安慈恩寺两廊画壁,颇受称樱基于此,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的肖像尤为可信。
阎立本最初在李世民的秦王府中画《秦府十八学士图》(秦府十八学士是李世民网罗的一些后来帮助他统治天下的人才)。李世民作了皇帝以后,他又画了《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由李世民亲自写了每人的赞语。此外,他还画过《外国图》、《永徽朝臣图》、《昭陵列像图》。
阎立本的作品是对唐代伟大政治事业的颂歌。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向唐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这是一幅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画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