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半夜子时
巴格达的夜晚来得很快,转眼之间天就黑了。当杜达迈着大步,跟在其他行人后面,穿过狭窄的街道,匆匆向家里走去时,商号店铺已是万家灯火了。
他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朝一扇小门敲了几下。一个脸色忧郁的独眼看门人闻声将门打开,杜达走进一座狭窄的停着双轮牛车的院子。他小心翼翼地穿过拥挤在一起的骆驼群,回到自己那间斗室中。他住在商人马哈茂德—玉龙杰赤伊①存放货物的二层仓库的地下室中。
这位房主是一个经营花拉子模丝绸和衣物的富有商人,喜好祈祷神灵,乐意接待香客。几年前,他允许治印人住进地下室,让治印人给他在金戒指上刻下伟大的素赖曼②的咒语,保佑他生意兴隆。对此,他很满意。
在一片昏暗之中,杜达凭着记忆摸到那只低矮的小桌前,把随身携带的那只装着治印工具的皮盒子放到小桌旁的壁龛里,又返身走出地下室。他在门口的一段木头上坐下来,仰望着漆黑的夜空和夜空中那闪闪发亮的星星,久久地、恭顺地等待着。
骆驼发出沉重的鼻息声——有的卧着,有的站着。从站着的驼腿之间,可以看到拉骆驼的人在院子中央点起的篝火发出的闪闪紫光。
他等待着的身影终于出现了。那身影走到杜达身边,身上散发出一股玫瑰油的香味。一个温柔的声音轻轻地说道:
“我们尊敬的主人让我向你问好,还请你为他祈祷。”
她给杜达送来一张灼热烫手的烙饼,一钵热气腾腾的稀粥。杜达在伸手接饭时,嗅到了她那双戴着银戒指的纤手散发出来的气味,脸碰到了她的披袍边缘。她说,还要给他送来几块燃烧的红炭,说完便转身离去。杜达贪婪地望着她的背影,再一次恭顺地等待起来。不一刻,她拿来几块红炭,俯身吹旺。于是,火光照亮了她那般温柔的面庞、描黑的眉毛、绣花的额束。她用唱歌般的声音似带嘲讽地问道:
“你每次伸手接饭的时候,手为什么抖得那么厉害?我真怕你把粥撒了。”
说完她轻轻一笑,转身消失在黑暗之中。
杜达回到斗室,吹旺炭火,又加了几根枯枝。他就着跳动的火光,在一部厚厚的《古兰经》空白处书写起来。他不停地咕哝着令人不解的词句,还不时挥动着双臂,就像和人吵架一般:
“子夜……今天子夜!这是上帝的安排。我心里再也忍耐不住了,而这流浪生活也该结束了……是的,我还满怀着希望……还没有人能斗得过我呢。下象棋要想走赢,可以用‘马走日字’这一招儿;人世间当魔鬼设下山崖挡道的时候,走直线同样是愚蠢的。明天一早,我的智慧就要发出耀眼的光芒。人们将要跑来,围成圆圈,和着我这支不大起眼的笛子发出的微弱声音疯狂地起舞。在成功降临在我头上并把我推向高峰的那一瞬间,但愿我有力量,但愿不祥的蛇蝎不要咬螫我的心。”
杜达插上门闩。他撩开铺在地上的毡子,露出通向暗室的小门。
他打开小门,无声无息地钻了进去。在黑暗之中他扶着梯子向下迈了几步,撞到另一只梯子上;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攀住另一只梯子向上爬去,终于爬进一间摆着一只狭长桌子的小屋。小屋只有一眼小小的窗户,微弱的星光透过窗户照进小屋。
杜达长跪在地,轻声祈祷起来,——开头用的是阿拉伯语,后来用的是另一种语言。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椭圆形的窗户,又低头祈祷起来。渐渐地,他全身抖动,闷声闷气地号哭起来。为了保持安静,他极力克制着自己。
终于,一轮圆月慢慢地爬进窗户边。淡漠的月亮一如既往地在天空中走自己的路,发出惨白的光。
跪着祈祷的杜达站起身来,两手紧紧地抓着桌棱。惨白的月光照亮了停放在桌子上的用树枝扎绑而成的狭长担架。
担架上躺着一个身穿黑色绸衣的女子。这女子枯瘦如柴,干瘪得十分厉害,藏身于衣褶之中,勉强可见。她纤细的双臂交叉在胸前,手上戴着银光熠熠的戒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