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2. 相互渗透与相互依赖
应该感谢全球化:对商人而言,全球化就意味着全球大市场的形成——尽管这还是一个拥有众多规则和樊篱的市场;对政治家来说,舞台扩大了;对民众来说,世界更加完美了;对网络市民来说,他们终于脱离了禁锢已久的众多界限,他们早就是地球村的人了。
无论是自人类建立文字文明以来,还是从1492年现代全球化开始以来,文明世界就从来也没有建立过统一社会。也许,相对而言,蒙古帝国时期算是对欧亚文明世界一次粗糙的统一,但帝国疆域的过于庞大也导致不得不分裂为四大汗国,统一的仅仅是在统治层面的蒙古民族性和帝国名义上归属东方的元皇室。并且,日本、偏远的西欧诸国、南亚还有东南亚等地还没有被完全纳入到这一版图之内。
实际上,全球化的渗透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但世界上众多的权力中心导致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是处在一种自然涣散的状态中,即霍布斯的无政府状态。
霍布斯在其名著《利维坦》中说,这是一个“人们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单、贫困、残忍而短寿”的世界。各个政权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甚至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存在残酷的争斗,即整个社会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②状态中。看起来这更像是处在原始社会或者更像是东非草原上的自然世界,人类文字文明中的柏拉图世界、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仁义礼信完全是一种虚幻,一切所谓的儒家社会道德、汉谟拉比法中严明的法律、国家间的和平条约实则只是一种竞争状态中短暂而无奈的、彼此制约和妥协的条款,这就是霍布斯所导论出的社会契约,即在共有社会中,每一个人自出生就伴随着一个自然社会契约,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两种天赋状态中,就是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相伴而存、不可分割。任何人的这两种状态都处在 “利维坦状态”之中——这是一个社会总体权威,拥有对任何人的生杀予夺、对任何人的权利分配的权力,而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强权就是维持社会契约的存在。③
霍布斯一个显然的错误就是,他的一切论述显然是以人性恶为当然前提的,而不是在前面所说的人性无所谓善恶,而只有手段的黑白。
现代全球化中的世界是一个人性利益化的世界。这并不是认为人性有什么改变,而是基于历史文明的变化而带来的社会竞争和合作的相对进步,对人性中的二元性而言毫无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