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相信中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2)(2/2)
    在东亚的历史上,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整个东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中国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东亚唯一的大帝国。这个帝国的威胁主要是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而广阔的南洋一直被视为一片蛮荒之地,既没有威胁力也没有什么价值。只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远洋贸易的需求才对南洋有所了解和来往,但一直局限于民间的交流,从政治角度来看待南洋的只有郑和的几次远洋航行,但也只是出于明朝一代皇帝的心愿——宣扬大明帝国的威望,而从来没有上升到国家政治的地位,更没有认识到它对国家有什么利益。而在皇帝死后,明朝也就放弃了劳民伤财的远洋行动,并进而采取了海禁政策,使明清两代帝国在西面地理上受阻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沙漠,东面受阻于人为的政治,因而也就不得不等待西方的坚船利炮来重新打开这扇门。这也使得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很有限,甚至不如印度和伊斯兰世界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西方的殖民史和冷战的大国角逐促成了东盟的成立。东南亚都是小国,政治势力微弱,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上升为世界政治势力中的一员。

    如果你喜欢看地图你就会发现,与其说中国是亚洲的中心还不如说中国是被四大政治板块包围着:北方是俄罗斯;东方是日美构筑的同盟;南面是东南亚联盟;西面是伊斯兰世界。更为现实的是,在这四大板块中,只有很小的区域可以称之为是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北朝鲜及缅甸和泰国。

    在历史上,印度对东南亚的影响实际上要大于中国,尤其是宗教和贸易方面,甚至伊斯兰文明对东南亚的影响也大于中国的影响,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

    在中国周边的四大板块之外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庞大联盟及欧洲,还有目前处于边缘状态的南美洲和非洲。对中国而言,最好的状态是中国和四大板块都处于同盟的状态;最不利的状态就是和这四大板块均处于敌对状态。如在冷战时期就出现过这种状态,即中国与前苏联反目成仇的一刻,使本来就只有北方是最安全的边界变成了随时可能烽火连绵的状态。这时中国只有重修与美国的关系来制衡前苏联的威胁——即远交近攻,首先取得尼克松访华的外交成功,之后即采取严厉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争。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此时是最为孤立的一刻,但从深层来说,中国一方面重塑了中国的国威,一方面又借助最强有力的外部势力一举打破了这种四面楚歌的不利局面,从而逐渐打开了和日本、欧洲及东南亚的大门。

    事实上,中国与周边四大政治板块都处于最好或最坏的时候较为罕见——只有在中国非常贫弱的时候才会有最坏的情况出现;而最好的时候则更为罕见,也只有在中国成为最富强的一刻才有可能,并且往往非常短暂,如在盛唐时期和清康乾盛世时期。

    通常是中国与其中的两者为睦邻关系或正常国家关系而与另外两者或一者处于敌对或竞争关系。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是这样。在此时,结为同盟或者保持正常关系的板块就成为战略后方,如在二战时,中国就与印度和前苏联成为同盟而共同防御日本的进攻,如驼峰航线和通过新疆与前苏联的互相联系与支援等。

    同样,中国现在是处于与四大板块均相对正常的时期,但却共同处在盎格鲁·萨克逊联盟赢得冷战而开始构筑新的世界格局的时刻,这和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多次改变一样,又将出现一个新体系,不妨暂且称之为“新华盛顿体系”吧。华盛顿成为世界新的领袖。而这时,又是中国重新崛起的时候,自然,中国需要周围的四大板块成为中国的战略后方。

    在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实际上既是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也是一个开展合作的条约。紧接着中国和东盟达成了尽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协议。从经济到安全领域,中国正在加紧确保在东南亚的主导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