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国:现代国际政治第一命题
一次,德国政治家瓦尔特·乌布里希(1893~1973年)说:“一个空前太平强盛的国家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他的助手在一边附和,说:“很好!”然后又有些疑问地说:“空前的太平盛世真的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吗?”
“毋庸置疑!”乌布里希不以为然地解释说:“你知道词典里是怎么解释‘地平线’这个词的吗?它是一条想像中的线,一走近它,它就重新变远了。”
不错,冷战后的美国也赢得了空前的胜利,它的繁荣和强盛似乎无与伦比,但许多走进美国的人都会发现,美国的幸福似乎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1. 衡量美国的强盛
之所以说美国是国际政治的第一命题原因很明显,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它的利益遍布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说,从任何一个国家的最内部核心到荒凉的火星都有它的利益所在——人类社会的边界从来都只是停留在地图上,利益从来不会在边界前嘎然而止。
一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说明美国和其它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就以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相比:2000年,美中俄三国的gdp之比为50:5:1。这就决定了在这三者之间不可能是等边三角,而是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参与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也就是说,是美国在定游戏规则,中国和俄罗斯参与。
“由于美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国和俄罗斯,甚至远远超过了两国的总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冷战时代推动三角关系演变的主导力量,在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①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也认为,“为了保持全球秩序的稳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必须保持与非敌非友的地区性大国的合作。” 布热津斯基实际上已经明确地说明了中国和俄罗斯就是这样的非敌非友的大国——中国虽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地区大国;俄罗斯的衰落也就自然从全球大国降格为地区大国。实际上相对美国来说,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是地区大国;而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法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不再是敌人也不再是盟友了。
美国是我们的榜样,但不是我们的未来。美国作为一个现代大帝国,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学生学习老师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能和它平起平坐,而是要做得更辉煌。
我在这里不断地提到美国,是因为它是一个现代超级大国,它的影响力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连南极的企鹅都会敬畏它,不是吗?别忘了美国同样控制着这片冰封的大陆,这些土著企鹅有了新主人了。
美国无论在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都对世界有深刻的影响。
初到美国,你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感觉到一点,那就是美国文化的肤浅,这似乎和美国强盛的国力有些不相一致。观察美国各种文化的影响力你会发现,它的影响和它的汉堡包一样只是一种快餐文化,它能解决饥渴,吃的时候也味道极好,只是不能回味无穷,如果说餐饮是文化的一种表现的话,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有法国大餐一样的膳食思想,为什么没有中国菜系的丰富多彩呢?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明沉淀实在很浅,如果你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那里是那么单调,走遍美国,各大城市或乡村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色差别,可以说美国的地理风貌远比它的人文景观要美好得多,
但美国的确影响着整个世界,并且从一杯咖啡到航空母舰几乎无所不包,美国的肤浅很显然是由于这个国家过于年轻——200年的历史实在太短了。而美国之所以能影响世界是因为它的效率、工作热情和完善的法律。毫无疑问,美国这种制度是成功的,它如同一个疯狂的赚钱机器,它的效率令人刮目相看,尽管你看过之后会发现除了效率和美元外,原来它一无所有,但这就足够了。
衡量一个帝国的强盛及强盛的程度是什么呢?我想应该从最基本的几个因素来衡量,即思想、知识、财富、武力、国际关系和持续性这六个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