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们都做些什么?
本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是情报搜集、秘密行动或者特别军事行动等领域中的积极分子。从广义上讲,他们都可以被称为间谍,但这一称呼并不确切。首先,由于各人观点或立场不同,这一称谓可能带有贬义,也可能被认为是对他们所从事工作的侮辱。但在有些情况下,使用该称谓是合适的。还有一些人也从事这项工作——同样是间谍——他们国家的生死存亡却都与他们的工作业绩息息相关。其次,小说中的间谍活动不过是一些紧张刺激的场面描述,而实践中的谍报工作却要谨慎、专业和敏感得多。
各种各样的间谍角sè
那些从事特种军事行动的人和其他军人一样,必须面对枯燥的军事生活。体能训练非常艰苦,因为必须与其他候选人展开竞争。一旦入选,之后的训练又会与以前大不相同,因为当今的特种部队分工很细,每个角sè都需要进行特殊训练。
同样,在情报机关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角sè。每个国家情报机关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都大同小异。通常,有一个情报搜集部门——负责搜集敏感情报,和一个反间谍部门——负责对付敌方间谍。情报官员和情报员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官员是该部门的职业工作者,而情报员的身份却因国家和个人,以及战时和平时的不同情况而异。特工干部负责招募和指挥情报员,他们也会设法鼓励敌方的特工干部投诚或充当情报员。情报员接受情报任务或从事其他秘密活动,但他们并不是情报机关的正式雇员。
一些官员从事行政后勤工作,他们通常占总工作人员数量的25%左右。另外75%的人员通常均衡分布于情报分析部门和行动部门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所担任的一些角sè。
交通
交通是情报员和特工干部之间的纽带。他们有时候也起接头人的作用——在情报发送者和情报接收者互不接触的情况下确保情报系统正常运行。如果收发人员互不认识对方,那么就可以避免互相出卖。—些交通在使馆工作,搜集来自当地发展的情报员的情报。以sè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通过名为博德林bodlim的交通来从事该项工作。其他的交通则穿越国境,有时也以外交信使的身份为掩护,例如阿尔弗雷德:#8226:弗兰泽尔间谍案。
交通的任务充满了危险,因为他们所携带的情报的价值要比自己的身家xìng命重要得多。一些情报机构所设计的藏匿情报的工具能够在受到威胁时自毁。尽管情报的毁灭无法使交通摆脱罪责,但它却可以保护搜集情报的情报员的身份。有些情报员就是从交通开始做起,然后再转入其他工作的。波兰间谍马莉亚:#8226:努茜就是其中一例。1948年,她在西柏林当交通,负责传送微缩胶卷上的秘密情报。
双重间谍
双重间谍指那些背叛了原来为之工作的情报机关转而为其他情报机构服务,同时又使原来的情报机关相信他的忠诚的间谍。他们这样做可能是出于信仰动摇,可能是出于个人利益,也可能是被捕之后为了活命。双重间谍对情报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他们能够被新的情报机构利用向原来的机构传送假情报。
二战期间,英**情五处mi5建立了一个名为“二十”的组织,或者叫做“双十委员会”。这一组织秘密控制了在英国境内的整个德国间谍网,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双重间谍系统。他们在军情五处的控制下大规模地向德国传递假情报而未引起任何怀疑。
二战期间两个最成功的双重间谍实际上都是自愿为英国情报机构服务的。杜山:#8226:**夫是南斯拉夫人,他指挥着三名双重间谍为军情五处工作,向德**事情报局阿勃维尔abwe传递假情报。另一个著名的英国间谍是西班牙人胡安:#8226:普约尔,代号“嘉博”。他暗中为盟国效力,成功地欺骗了德国人,居然受到了双方的嘉奖!
变节者
变节者是指背叛自己工作的情报机关,转而为外国情报机构提供情报的情报官员。一些变节者是出于信仰原因,也有一些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克格勃驻澳大利亚官员弗拉迪米尔:#8226:彼得洛夫的变节就是出于后一种原因。1954年,有人指控他卷入了一场yīn谋,他没有服从莫斯科的召回命令,而是转投澳大利亚当局。
在弗拉迪米尔:#8226:彼得洛夫和他的妻子背叛克格勃之后,澳大利亚当局给予了他们政治避难。作为回报,他们将苏联在澳大利亚的间谍活动这一有价值情报透露给澳大利亚。较近一起引起轰动的变节事件是奥列格:#8226:戈迪耶夫斯基——一个暗中为英国服务的克格勃官员逃离莫斯科的行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人怀疑,于是想方设法逃过了克格勃的监视,在军情六处mi6的帮助下逃出了苏联。一般来说,有可能变节的间谍只要没有受到怀疑,就会被鼓励留在原来的情报机构充当内线。
克格勃变节者彼得:#8226:德利尔本所提供的原机构的情报在他叛逃以后很长时间内都被证明是有用的。他在美国中情局做了多年顾问。他对克格勃内部的组织构架和主要官员非常熟悉,还曾经就此在中情局内部举行过讲座。
破坏者
破坏(sabotage)一词起源于法语,是指对现状不满的工人将木制的鞋子塞入机器,从而破坏机器的行为。破坏的目标通常是敌方的设备,但也有更为复杂的破坏活动,比如二战期间德国人将大量假英镑投入国际市场,试图破坏英国经济,但是这个yīn谋最终并未得逞。二战期间对敌方实施破坏活动的行为非常普遍,尤其是英国特别行动署soe和美国战略情报局oss。这两个组织派遣了大量情报官员来帮助敌后抵抗组织开展破坏斗争。其中有些人经过了从事破坏活动的特殊训练,其他人则在活动中充当配角。奥德特的情况就属于后者,她于1942年由特别行动署以交通的身份派往法国。后来她被一个被捕的抵抗组织成员无意间透露给盖世太保,并于1943年被捕。
“鼹鼠”
“鼹鼠”是指名义上为一个情报机构工作,实际上却是积极为敌方情报机关效力的间谍。因此,对于经营指导他们的情报机构来说,“鼹鼠”们是极其有价值的。
他们只要有足够的机会,就能提供其雇主需要的各种情报。一个人成为“鼹鼠”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可能是出于信仰,也有些是因为金钱的诱惑。不管怎么样,这种“两面人”的生活都会使人感到极端紧张和压抑,并常常会导致酗酒或挥霍金钱等问题。
中情局历史上也曾发生过重大的“鼹鼠”事件。中情局官员阿尔德里奇:#8226:埃姆斯为克格勃工作以获得酬金,从1985年至1994年他被捕为止,他向苏联人出售了大量秘密情报,他的被捕曾经轰动一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