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瓷:有理说不清(2)
章某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挣钱的捷径,他开始频频瞄准违章的出租车司机下手。因为在他看来,出租车司机违章率高,出了事故后又不愿耽误时间,往往愿意拿出钱来“私了”。为了把“戏”演真,章某从来不主动向司机要钱,每次都打电话报警,等交警赶到事故现场后,在调解过程中顺坡下驴地应允了“私了”的建议,还总显得像是他吃了亏似的。为了给自己壮胆儿,6月8日他在月坛东门还专门雇了一个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帮手,他让对方骑着三轮车打掩护,并在民警来后为他作证,可惜的是,帮手在章某落网时自己独自悄悄溜走了。
章某并不愿承认他是在钻新法的空子,但在接受询问时他还是说出了部分真实想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听说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后,责任全是机动车的,司机只有赔钱的份儿,算是有好政策了呗。”民警问他骗了别人后内疚不内疚,章某回答说:“没什么内疚的,他们违章在先,我还挨摔了呢,付出了辛苦,应该得到赔偿。”
无独有偶,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这一生财捷径。四名外地无业人员,竟从交通事故中“悟出”生财之道。他们把脚放在驶过的机动车轮下,再以被“轧伤”为由敲诈司机。4个月时间里,他们施苦肉计“碰瓷”6起,敲诈了万余元。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苗某、朱瑞兵、范成忠、蒋永军4人分别在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街、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十字路口、东城区商务印书馆门前,先后制造交通事故6起,敲诈事主“医药费”、“赔偿费”万余元。作案时,都是由他们4人中的1人故意在行驶机动车旁将脚轧伤。这个“碰瓷”团伙深谙交通事故处理中保护行人的原则。每次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后,他们要么主动报警,要么威胁报警。再与车主进行交涉,利用车主“撞人”后 “理亏”的心理,进行敲诈勒索。
2005年2月4日,这个团伙到北京市朝阳区曹八里建材市场路寻机“碰瓷”。这是一条狭窄的道路,苗某还记得他第一次“轧脚”同伙的嘱咐:车过来时候,让车轧到脚,要是轧不着的话还是要往里面伸。看到一辆别克商务车从身边开过,站在车右后方的苗某往前一蹭,右脚刚好被车右轮轧到。几名同伙立即上前敲打车窗,拦下车,同时拨打“122”报警。苗某的脚被诊断为软组织损伤,最终他们和事主在交通队协商解决,讹了司机1000元。苗某事后只分到了50元钱轧脚的“酬劳”。苗某说自己被带出去“轧脚”时,经常脚上的旧伤还没好,疼得厉害。但同伙都盯着他这只脚发财,他也只能狠心把自己的脚伸出去。最后一次被1辆金杯面包车碾过脚面后,苗某终因脚骨骨折而“下岗”。
早年以肉身故意撞车以获得赔偿为生的职业,最近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行当——故意撞车族。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职业所使用的工具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一辆辆豪华轿车,他们专以外地车、新手车作为目标,故意与之相撞,以获取赔偿。据悉,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在广州有很多,而且收入奇高。
据从事这一行当的李某介绍,他干这行生意已有三四年了。他说以前刚出道的时候,都是开着“帕萨特”、“本田”等中档车来“作案”的,而现在很多同行都开着奔驰、宝马做起生意了,并且所获得的赔偿数额也是翻倍增长。因渭驰、宝马这些高档轿车的维修费用比较昂贵,车面塌个坑、剐花等都要几千元才能搞定,其他的维修费用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用来作案的高档轿车外观上非常豪华,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二手车。
李某介绍,做这行挺容易来钱的,每年赚几十万不成问题。但做这一行风险也很大。首先是撞车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不能造成伤亡事故,否则麻烦就大了;其次,得保证每次撞车都是因勿人的责任而造成交通事故,否则那就得不偿失了。为此,撞车族多选择外地车和新手车来“作案”,这样不仅风险低,而且比较容易私了,索赔也容易许多。
在市中心,撞车族瞄准的多是新手上路的人。撞车族瞄准一个新手后一般一直跟着他,等他稍一违反交通规则,就开车长驱直入地撞上去。由于新手自己理亏,往往选择私了或是叫交警过来快速处理解决。
据悉,各种批发市场、物流中心是他们“作案”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的外地车非常多。前一阵子,李某的一个朋友就在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附近,开着一辆半新的奔驰和一辆运水果的外地货车相碰,仅撞坏了车灯,奔驰车就非常顺利地索赔到6500元。而奔驰车灯的总成本才3000多元,这样就赚了3000元。李某说,撞车族还往往和修理厂有关系,只要车一损坏就送到该维修厂维修,从中赚取回扣,而损失的都是保险公司的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