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骗局——形形色色的骗术揭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骗婚:还可以相信什么?(1)(2/2)

    方某与中专毕业的杨某在同一家单位做电焊工,平时两人关系也不错,经常聊到谈对象的问题。26岁的杨某,家在高邮农村。因平时在南京工作繁忙,一年也只能回家两三次,在家乡的女友独自又谈了个男友。好面子的杨某听到方某谈到川妹子来南京相亲之事,一气之下也想碰碰运气。2004年元旦,杨某在方某的带领下来到樊某家相姑娘。当时,杨某看中了一位叫阿尔几几木的姑娘,而姑娘对他也很满意。第二天,杨某从老家拿出了辛苦积攒的5000元钱,并向别人借了5000元,将1万元交给了负责收钱的孔某。阿尔几几木当晚就跟杨某回到了单位宿舍,并住在了一起。那天同时来相亲的还有五六个人,其中刘某、贾某也分别付了1万元各将一个川妹子领回了家。

    2004年1月4日,孔某将两批其中成功相亲的六位姑娘的“抚养费”、“手续费”共64200元分文不少交给了“媒人”廖某和黄某。当晚,廖某、黄某等四位媒人告诉樊某,他们准备回四川,将钱交给女孩的父母。可过后不久,其中两位女媒人打电话给樊某,说廖某、黄某两人卷款逃走了。事情发生之后,第二批的三个川妹子向她们各自的对象抱怨说,钱不应该给两个男的,应该交给其中一个姓吉的女媒人。现在女方父母没有拿到这笔钱,男方必须再重新支付“抚养费”。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纫人竟然都没有一个人怀疑。虽然杨某已无分文,但经不住“女友”的一番温言软语。于是,杨某向别人了借了5000元钱,存到了据说是“女友”妹妹同学的银行卡上。而刘某也慷慨地向“女友”家又支付了1万元。

    杨某本以为支付了这两笔钱之后,就可以安心地带“女友”回家结婚了。可是“女友”说,还有两个同来的女伴没找到婆家,而且两位女“媒人”也没有回家,在这种情况下,她怎么能和杨某回家过年呢?两位女“媒人”要求杨某等人支付其回家的路费,其他人都说没钱,杨某为了能早日“抱得美人归”,就在单位预支了1000元工资。1月12日下午,两位女“媒人”带走了杨某和刘某给的共计1500元钱。

    在这些日子里,几个四川姑娘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但是她们都是用方言交流,外人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讲些什么。

    当天晚上,三个川妹子和贾某来到杨某的宿舍聚会时,刘某的“女友”提议喝点酒。杨某宿舍原有半瓶白酒,他又跑出去买了两瓶白酒。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办得很圆满,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结婚,都非常兴奋。三个小伙子在一来二去中都喝得烂醉如泥。事实上,几个女孩都没有怎么喝酒,即使喝到嘴里也悄悄吐到茶杯中。但已经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的三个男人,哪里会注意这些细节!

    吃完饭,已经是快10点了,三个姑娘突然提出要去浴室洗澡,杨某等没有任何怀疑。姑娘走后不久,贾某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但想到可能是“女友”拿走了,就让杨某去浴室找她们。

    杨某来到离宿舍不远的浴室,询问是否有三个姑娘来洗澡。浴室的人告诉他没有。杨某当时还不相信,就回到了宿舍。后来他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就又跑到浴室询问。这时浴室要关门了,但还是不见三个姑娘的踪影。几个人这才慌了神,开始怀疑她们是否准备逃离南京,急忙打车赶到中央门火车站,找了半天也没看到三个姑娘的人影。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返回杨某的住处。

    第二天,杨某记起在给“女友”家里寄钱时,“女友”曾打过两个电话到姨姐夫工作的学校。幸好当时杨某把这两个电话号码抄了下来。于是,杨某来到单位附近的电话超市,试打这两个电话。其中一个是公用电话,而另一个只说打错了就匆忙挂断。此后,与杨某相识的电话超市老板告诉杨某,他打过电话两小时后,他“女友”也来打电话,电话是打往的。

    1月13日,方某怕第一批相亲的姑娘也逃跑,就急忙赶到新集。在路上,恰巧遇到两个姑娘说要去新集镇上“洗澡”,方某想阻止,却被姑娘抢白:“我们家人都同意了,你有啥理由不让我们洗澡?”这时,其中一位姑娘的“公公”也闻讯赶来,两个木讷的男人敌不过姑娘的伶牙俐齿。于是两人决定先赶到镇上浴室等她们。谁知,他们在镇上一直等了许久都没有见到两人。他们推测两人可能是往相反的方向,到竹镇去找另外一个姑娘去了!等他们赶到竹镇,却被那个女孩的“婆家”人告知,媳妇在前一天就去方某家了。一切都明白了:骗子竟在两个大男人眼皮底下溜了。大家无不捶胸顿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