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作为主要选民群体的天主教教徒多集中生活在美国10多个投票率最高的州,比如纽约、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俄亥俄、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密西西比等,这些州从美国东北部地区一直延伸到中北部,包括很多美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历来被总统候选人作为宣传重镇。在这些地区,天主教教徒选民占了全体选民总人数的1/4,有时甚至是1/3。所以,一些美国的政治评论家认为,谁要是在选举中得到了天主教教徒的青睐,谁也就多半会赢得选举,反之,如果总统候选人让天主教教徒失去了信心,那么,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必败无疑。
但也有为驶少的人对此发表不同意见,认为选举的胜败并不能通过考察选民们的信仰及他们对总统候选人信仰的态度过早地下定论。选民们的宗教派别无法确切地反映出到底哪一位候选人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毕竟对美国人来说,还有很多现实问题相比总统候选人的宗教派别、宗教虔诚度更让他们关心,如伊拉克问题、经济问题等。他们期待的是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强有力的政府,无论他信仰什么宗教。
即便美国有6000多万的选民都坚定地信奉天主教,也不意味着他们在这些实际问题上的看法就完全相同,而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歧,也是决定最终投票结果的重要因素。如今,这些选民,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问题都有各自成熟的看法,他们不会像以往那样以信仰为核心进行集团式投票了,像1930年90%的天主教教徒都将选票投给民主党人士的现象不会再次出现了。
如今的天主教教徒的投票倾向越发理性也越发复杂化,虽然历史上天主教多支持民主党,但随着天主教教徒社会地位的变化、提高,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从支持代表劳动阶级利益的民主党变成支持代表上层阶级利益的共和党。根据《时代》杂志的调查,天主教教徒对总统候选人的投票意向明显成两极分化状态,43%的天主教教徒支持克里,47%的则支持布什。即便如此,谁也不可否认,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宗教国家里,这个举国皆信教的国家里,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对总统大选以及各种政治事务产生影响。
美国天主教大学专门从事宗教与政治关系问题研究的教授约翰·肯尼迪·怀特在考察了上述两派观点后得出了相当有说服力的结论:当今的美国社会对信仰问题的争议表现在总统大选上实际较从前越发明显,只是争议的外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它并没有像从前那样局限在教派之间,也超越了两党的范围,而是集中在上教堂(教徒或虔诚的教徒)与不上教堂(非教徒或不那么虔诚的教徒)的人身上。
而在美国,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只占总人口数相当小的一部分,所以争议实质上集中在信仰的虔诚度上。布什对宗教的虔诚赢得了大部分选民的心,他们相信他能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总统,这正是美国所需要的。虽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克里的支持者认为,“强有力”亦可能成为刚愎自用的代名词,但布什最终还是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总统大选的胜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