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鲜血铺就的丛林运输线(2/2)

    云南省政府设立协修中印公路募工处,开始在下关、保山、腾冲设办事处,招募民工,于是,6000多名民工浩浩荡荡开进缅甸,又以他们的双手,在异国的土地上划上一根粗粗的红线——为滇缅公路接上条“分枝”。

    施工的过程异常艰苦,一般来说,先由中国工兵在在丛林中开路,美军紧跟其后,探索出一段道路后由空中力量至少开拓出30米宽的道路,然后再由工兵们将道路延长10—15英里。另外还有专门的部队负责修建桥梁。根据后来的统计,整个修路过程中,工兵们共搬运了1350万立方码的土方、138.3万立方码的沙子,修建了700座桥梁,包括战争中修建的最长的浮桥(1180英尺)。

    当这些风餐露宿的老少民工在异国的山野里搭起窝棚,举起镐锄,向荒山野岭要路时,日军却已闯进了家门。5月3日,日军侵占畹町、遮放。5月4日,龙陵失守。5月5日,惠通桥炸断,滇缅公路从此中断,滇西沦陷。入缅民工历尽千辛万苦,才返回家园。中印公路被迫夭折。1944年5月,当这条路重新获得新生的时候,那已是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驱倭寇于国门之外的隆隆炮声之中了。

    滇西反攻,历史在这一刻加速了这条路的分娩。1945年1月19日,中印公路北线全线通车。

    15辆由30名美军士兵驾驶,自缅甸密支那开出的美式卡车,进入中国。

    在这里,37号界桩处,人们用青松翠柏扎成一个大牌坊,布标上用中英文写着5个大字:“到东京之路!”

    在历时两年的筑路工程中,耗资1.48亿美元,事故疾病死亡数百人,被日本军掳杀130人,付出了每1.5公里牺牲1人的代价。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与此同时,美国工兵236营b连也完成了列多公路与滇缅公路的连接,自此中印缅公路完全打通。此前不久的1月12日,皮克准将带领一支由113辆车辆组成的车队,从列多出发,浩浩荡荡地向中国云南进发,途中因中日两军的最后交战而耽搁了数日,最终于1月28日到达中国昆明,这标志着列多公路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了。此后不久,蒋介石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的贡献,建议将滇缅公路和列多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不过战争的进程和大多数人在1942年所预料的不同,几个月后美军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比意料中更早地结束了,因此列多公路的战争使命也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告一段落,在战争结束前,共有26000辆卡车和129000吨物资经由列多公路运往中国。现在这条公路依然存在,大多数路段仍然畅通无阻,当然,它现在已经不是作为战争物资运输线而存在了。

    公路修成后升任少将的刘易斯·皮克说:“这是美军自战争以来所尝试的最为艰苦的一项工程。”整个列多公路修建耗资14891万美元,有2000余名军人牺牲在这条公路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