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前苏联未宣战前,请华盛顿提出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缅甸、荷印区域间之4国联合军事行动之具体计划;
三、5国初步谈判之地点应为重庆,其永久地点则以讨论决定之;
四、由华盛顿提出五事互助之协定。
罗斯福于16日复电,同意迅速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希望会议能产生一个常设机构。蒋于16、17、19日与英国大使卡尔、前苏联大使潘友新、荷兰代表保斯、美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等分别谈话,交换组织联合军事代表团的意见。
12月23日,在蒋介石位于重庆的官邸举行了对日作战联合军事会议。蒋介石主持会议。中方代表为军政部长兼总参谋长何应钦,宋美龄担任蒋的翻译。美国代表为勃兰特和马格鲁德;英国代表为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苏联和荷兰没有派代表参加。
然而,在这次蒋介石一心一意主持筹办的会议上,虽然有抵抗日本这一共同的目标,但各个国家依然还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会议期间的矛盾。
英国代表韦维尔参加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经缅甸运往中国的美国援华物资和对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控制权,而不是请中队协助保卫缅甸,抵抗日本。所以会议一开始时,韦维尔就提出了3点要求:①加强在缅甸的空军力量,请将现驻昆明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一个中队调驻仰光:②请将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已运到缅甸的援华武器和其他物资拨出一部分,以供保卫缅甸之用,其中包括飞机、高射炮、汽车、电话器材、修理卡车及零件等;③请中队协助保卫缅甸。
对于韦维尔的这一要求,蒋介石在24日上午就主动作出了回复,并表示:“中英两国,不可有一国失败。因此,如果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8万人入缅作战。”显然,蒋还是在一个全局的角度考虑和处理中英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利益的。但却遭到了韦维尔的傲慢回答:“如由贵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物资就可以了。”这不但激怒了蒋介石,而且连罗斯福也颇为生气。
虽然如此,会议还是在美方的调解下,达成了协议,即《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保护缅甸全境、提供军事器材援助中国继续抗战、适当时机对日作战计划由守势改为攻势、随时召开会议,根据战争情报拟订东亚战略等。
l941年12月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卡迪亚”的军事会议。美英坚持“先德后日”的战略原则,但决定首先稳住东方战线,要求中国继续抗战以拖住大部分日本陆军。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的战争努力被列入太平洋和远东战争必须维持的基本点,为此,美事首脑明确提出:“中国需要军事物资:为了中国的安全和空中、海上的交通,需要防卫新加坡一一菲律宾一一荷属东印度一线;中国全力进行防卫作战并支持缅甸防御,提供对日空中作战基地。”会议决定在亚太地区设立中国战区和美英荷澳战区,美国提议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
1941年12月的中美英重庆会议和同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决定对中国战区和美英荷澳战区的设立,标志着中美英三国抗日军事同盟的建立。
第八章 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形象”
国家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罗斯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