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scroll=auto>本来以为渔夫的金陵十二钗是少见的精品,没想到其实原创人生藏龙卧虎啊。</p>
在渔夫的推荐之下,我拜读了以泪洗面奶的大作,果然是“篇篇奇绝”!至于以泪洗面奶“第一次尝试还很生疏,难免顾此失彼叙述混乱”的话,完全就是自谦之词了。</p>
“乡土味道很浓”,这是作者对于本文的评价,也是我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反应。“吉庆”,吉庆的娘“大脚”,还有“巧姨”,一个个名字都透露出乡土气息。不管是作品里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故事发生的场景,都是实打实的“乡村风味”。“搞破鞋”,“中。”,“你管我乐个啥子。”这些带有地方口音的语言,让我们这些外乡人有一种新鲜感,好像真的来到了那个华北平原上普通的小山村。好像乡土风格的h 文很少会看到,现代都市的h 文,古代的h 文倒是一大堆,所以作者笔下一个个活脱脱的人们,真实的农村生活,带给我们很不一样的感觉。</p>
我觉得现在之所以乡土文这么少的原因就是乡土文很难写,很容易写着写着写“土”了,这在读者看h 文的时候是很败兴的!但是为什么以泪洗面奶的杨家洼情事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我觉得是因为以泪洗面奶写得很真实!吉庆在第一次撞见巧姨偷汉子的时候,那惊疑不定,懵懵懂懂的情形让我回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看黄书的场景。好笑的是吉庆一开始还把巧姨的声音当做了鬼哭,差点吓得跑掉。而吉庆看到了巧姨做那事的时候那种“心在扑通扑通跳着,却有些难以抑制的兴奋”的心情,想当初我们都肯定经历过吧。我那时候第一次看黄书,就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全世界就只剩下心在“扑通扑通”跳的心情了。而吉庆在第二天早上的反应,以及之后对于巧姨朦朦胧胧的那种情感,那种心理活动和生理反应,都是我们在青春时候经历过的。</p>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