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荡寇人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部署(2/2)

    “另外还要强调的是,阵地战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指挥员们下去要告诉战士们,要节约弹药,否则弹药耗尽,我们要么跟敌人拼刺刀死光光,要么就只有选择投降了!”

    说道这里,大家都哄笑起来,从大家加入先遣团的那一天起,就没人想过要投降的事!

    待大家静下来,李飞扬继续说道:“部队都派下去了,团部没有预备队给你们,战斗打响后,一切都要靠你们了。趁敌人还没有来,同志们有什么问题,趁早提出来。”

    沉默了几秒钟后,教导队队长胡森说道:“我们教导队的任务是什么?总不能让我们在山顶上看热闹吧?”

    看着胡森急切的样子,李飞扬笑着说道:“教导队的任务是留守团部,总不能让敌人端了团部,把俺这个团长抓了去吧!”

    大家再次笑了起来。其实李飞扬是有私心的,教导队的这些教官,都是李飞扬从各连抽出来的军事骨干,大部分都是班长级别的,不但枪法出众,懂战术,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带兵经验。特别是在训练新兵的这些rì子,这些教官在训练新兵的同时,自身也在强化训练,毕竟如果教官达不到训练要求,如何让新兵们信服。更重要的是,在李飞扬的言传身教之下,这些教官的军事理论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其素质甚至远远高于刚成立不久的老a。不到万不得已,李飞扬是不会把他们派上去跟敌人消耗掉的,部队今后的jīng兵训练,毕竟还要依赖他们。

    “团长,我们新一连,只配备了正职,没有副职,万一我们这些正职挂了,战士们就没有人指挥了。”新一连连长魏勇提议道。

    “这个问题不但是你们新一连存在,新二连和新三连都存在,这样吧,从二连和四连选拨一批作战素质较高的骨干,帮助新一连、新二连和新三连把指挥系统完善起来。”

    虽然抽调一批骨干出来,二连连长黄有志和四连连长王昆不太愿意,但大战在即,也就只好服从大局了。

    经过大家的讨论,作出了如下调整:

    二连副连长蔡子松担任新三连连长,原二连一排排长司马平任新三连副连长;

    原二连五排排长吴三宝任新二连副连长;

    原四连三排排长夏风任新一连副连长;

    三个新兵连的副排长则从二连和四连的班长中得到提拔,周云不再兼任新三连的连长职务。

    鉴于鬼子拼刺刀凶悍的问题,李飞扬特别强调道:“当鬼子冲锋时,他们会集中10多挺、甚至20多挺轻机枪压制我们的火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机枪手坚决挺住,尽量压制他们,最少也要分散他们的火力,而战壕、以及分布在山坡上的散兵坑的战士则优先shè击他们的机枪手。只要谁拿起机枪,就先shè他,只要他们机枪火力减弱,步兵就是我们的靶子了。万一敌人突进阵地,跟战士们搅在一起,就用手枪shè击,千万不要用三八步枪shè击,因为三八步枪贯穿后会伤到自己人。对了,周参谋长,我们的王八盒子数量有多少?”

    “有200来支,都分发下去了。”周云说道。

    “太少了,不过还是要全部集中起来,发给一线的战士们使用。”李飞扬说完,当即解开武装带上的手枪交给周云。

    “刺刀呢,弹药库的刺刀还有吗?”李飞扬问道。

    “刺刀还有很多,大约有800多把。”

    “nǎinǎi的,都给一线的战士们发下去,刺刀是拼不过人家了,找机会扑上去,近身用刺刀跟鬼子拼,我要让战士们有2把刀,一把装在刺刀上,一把别在腰里。”李飞扬恨恨的说道。

    其实这也是李飞扬的无奈之举,作为现代人,李飞扬自然知道抗战初期的中**队拼刺刀拼不过鬼子,就连正归八路军也不例外。这种状况一直到抗战后期才得到改善,一来是鬼子的老兵大部分战死,补充的新兵缺乏训练;二来是八路军吸取鬼子拼刺的技巧,强化拼刺的训练。此消彼长,近身拼刺时反而占据上风。当然鬼子拼刺的技巧,李飞扬是知道的,但是短期内要想提高战士们拼刺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了。

    采用手枪对付刺刀,是吸取了美军的经验,美军崇尚火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一旦与鬼子混战在一起,因为冲锋枪较短,白刃战自然就吃亏不少,但又不能用冲锋枪扫shè,因为会伤到自己人,后来总结出经验,手枪是对付白刃战最好的办法。

    而李飞扬为战士们除步枪配上刺刀外,再另外多配一把,按李飞扬的想法是,当敌人突刺的时候,战士们只要用步枪挡开鬼子的第一招,然后顺势把鬼子扑倒,这时候鬼子步枪上的刺刀因为太长,施展不开,而我们的战士则可用腰间的那把刺刀近身干掉敌人。在训练新兵练刺刀的时候,李飞扬就让新兵们练过这一招,当然效果还不错,只要突刺的一方第一招被挡开,基本上就等着挨宰了。这是从电影《拯救大兵瑞安》里面学来的。

    安排好一切,又布置了当晚的口令和明、暗哨后,似乎一切都已经妥当,只等敌人来啃骨头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