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终于剃了发,终于投降了清,终于留下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骂名。
多尔衮在吴三桂答应剃发后,大喜道:“天下入掌中矣。”
当时三方的兵力状况,多尔衮大约十万余人,李自成大约十万余人,吴三桂大约五万余人。重要的是,吴三桂还掌握着山海关关城和四个卫城,他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将占据地理和兵力上的双重压倒性优势,足以重创甚至歼灭对方主力。
李自成、刘宗敏的个人缺陷,一系列决策错误,还有大顺政权的“追赃助饷”政策和糟糕的军纪,生生把山海关轰开了一个十万人都补不了的大窟窿。
其实这个时候山海关已经破了。
多尔衮在吴三桂剃发归降后,马上下令由图赖率军攻击正在攻城的唐通部队,唐通措手不及,前面又有山海关和关宁铁骑拦路,退无可退,全军被歼,仅余一百多骑脱走。山海关的后顾之忧彻底解除。
吴三桂回到关内,按约定命令全军剃发,来不及剃的用白布缠在肩膀上或者背上,以区别于大顺军。清军大将阿济格等率左翼从北水门入关,多铎等率右翼从南水门入,多尔衮自中门入,至此,清军主力已经入关。
李自成这时已经发现清军的到场。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注释中说:“不少史籍记载清军投入战斗以前,大顺军毫无觉察,等到发现突阵而来的是清军,立即失魂落魄地奔逃。这和当时情况不符。大顺军同吴三桂部作战时包围了山海关,吴三桂往威远台请清军参战时是‘冲’过大顺军阵地的,清军随即入关,大顺军不可能不知道。问题是获悉清军进至山海关地区,大顺军领导人已来不及檄调援军,只有凭手头兵力付之一掷了。”
其实,清军的十万多大军全都驻扎在山海关两里处的欢喜岭,并没有地形上的遮蔽,哪怕只凭肉眼,也无论如何都不会看不见。
只是此刻的李自成还不能确定清军的动向,也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归顺清军。不过即使知道,他除了孤注一掷外,也不可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因为在这时临阵退却,无疑结果是毁灭性的。尤其在八旗军和关宁铁骑的骑兵面前,更是如此。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